為積極響應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強化青年學生的愛農教育,鍛煉其興農才干,并厚植助農情懷。7月17日,廣東財經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荷仙古韻團前往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綠聚來產業園育苗大棚展開參觀,詳細了解了其先進的育苗技術與設備。
一、智能育苗,農業升級
(圖為荷仙古韻實踐團成員與絲苗米育苗棚技術人員合照 陳逸桐攝)
早上,實踐團成員走進綠聚來產業園育苗大棚里,了解育苗大棚的數字智能化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作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一部分,綠聚來產業園的育苗大棚通過現代化育秧技術,確保每一株秧苗得到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和營養供給,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長質量,顯著降低插秧后的田間管理難度,為后續的絲苗米種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育苗大棚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育秧效率和質量,還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了周邊地區乃至整個增城區的農業現代化進程,為周邊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進一步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二、科技育苗,助農增收
(圖為荷仙古韻實踐團成員正在采訪絲苗米育苗棚技術人員 陳逸桐攝)
隨后,實踐團與絲苗米育苗棚技術人員展開面對面交流,深入探討了育苗創新舉措背后的理念。交流得知,建立育苗大棚的初心在于更好地為周邊農民提供育苗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與農民收入的穩步提升。技術人員表示,在規模化育苗的框架下,科技育苗為農民提供便捷服務,同時聯合企業批量收購農民種植的絲苗米進行批發銷售,利用低成本擴大生產規模,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三、田間實踐,體會農耕
(圖為荷仙古韻實踐團成員在絲苗米種植田進行調研 謝美欣攝)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實踐團成員踏入農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探討絲苗米的種植奧秘。他們了解到:7月正處于絲苗米的孕穗期到抽穗期之間。在這一關鍵時期,稻穗開始形成,稻花孕育,稻米生長進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稻穗逐漸抽出,稻花開放,稻谷開始灌漿,最終成熟并準備收獲。
在這場實地探討中,實踐團成員仔細觀察了田間管理的每一個細節,從中領悟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也深刻體會到了農業工作的艱辛與智慧。每一粒絲苗米的背后,都凝聚著農民的汗水和智慧。這次經歷,無疑將對實踐團成員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四、市場探訪,絲苗米香
(圖為荷仙古韻實踐團成員對當地商戶進行采訪調研 謝美欣攝)
除了走進育苗大棚和絲苗米種植田,實踐團成員還來到了小樓鎮農貿市場采訪當地商戶。他們得知小樓鎮的絲苗米不僅以其細膩的口感和彈性的質地贏得贊譽,更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備受青睞。商戶們自豪地展示了那些綠色種植、無農藥殘留的絲苗米,確保每一粒米都安全健康。
五、總結
凝聚鄉村力量,助力鄉村振興,青年責無旁貸。青年夢與鄉村夢不斷碰撞交融,鄉村振興將擁有無限可能。實踐團此次深入田間進行的絲苗米產業調研,不僅是一次對農業生產實踐的深入探索,也是激勵當代青年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通訊員 李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