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持續加強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引領,7月2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學院“萬川文瀾”中華文化傳承團來到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茂合村,以榮獲軍功的老兵為主要采訪對象開展“尋訪老兵事跡,銘記歷史榮光”社會實踐活動。
老書記周澤兵憶往昔:保定軍旅歲月,堅韌鑄就輝煌
周澤兵響應國家號召,以其堅韌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在軍營中迅速嶄露頭角,尤其夜間射擊能力出眾,常年位居連隊前三,入伍第三年就成為了作戰連隊的一名班長。

1981年10月,憑借在連隊中的杰出表現,他榮獲了個人三等功的殊榮。在擔任連隊班長期間,周澤兵深知,自己不僅是戰士們的領頭羊,更是連隊精神的傳承者。因此,他始終以身作則,無論是日常訓練、戰術演練,還是執行緊急任務,他都沖在最前,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為戰士們樹立了榜樣,連隊也在他的帶領下屢創佳績,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仡櫮嵌喂廨x歲月,周澤兵滿懷感慨地說:“那段日子雖然艱苦,但正是這些經歷,鍛造了我堅韌不拔的意志。”

1982年,退伍回鄉的周澤兵一直務農,6年后擔任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茂合村支部書記,從此扎根基層,投身鄉村振興。他回憶與現任書記牟奇富作為領導班子帶領修建了茂合村通往大山之外的公路,在極度缺乏經費,以及面對村民不理解的境遇下,他始終擁有更長遠的眼光,“要想富,先修路”是他當年堅持將公路貫通的信念,也為如今茂合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每當看到年輕一代在黨的領導下茁壯成長,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他就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能讓更多人傳承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二等功臣牟炳華:消滅敵人八名,中越邊境上的無畏壯舉
茂合村還有一個掛著“光榮之家”的院子,這是榮獲個人二等功老戰士牟炳華的家。“該同志在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表現勇敢、不怕犧牲,消滅敵人八名,曾兩次掩護同志脫險,為戰斗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這是牟炳華的立功受獎證書上的一段話,簡短卻字字千鈞。

“敵人在貓兒洞射擊,我阻止他開槍,用手抓住槍支往外拖,那槍燒得滾燙。”牟老先生回憶起當年戰事時精神矍鑠,悲憤激昂,最激烈的一次全連180余名戰士夜間堅守215高地,最后只活下來包括他在內的12名戰友。在云南省紅河州服役期間,為保衛國家領土安全和人民利益不受損害,他沒有退縮,甘愿為祖國和人民獻出自己的生命,曾三次命懸一線。牟炳華十指的指紋因在戰場磨礪而逐漸淡化甚至消失,身上或深或淺的傷痕,見證著他過往的風雨兼程與光輝歲月。

1981年退伍后,盡管他在戰場上負了傷,但是他沒有向組織要求提供任何特殊待遇。他的故事,也激勵著傳承團成員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步伐,投身到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中去,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傳承紅色精神,共筑復興夢想
壯志長存,國之脊梁;青山常在,老兵不老。通過尋訪實踐活動,傳承團成員深刻感受到老兵們身披戎裝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傳承團成員以實際行動向抗戰老兵致敬,也將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傳承紅色基因,將這份歷史的厚重與榮光傳遞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