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華中師范大學第三十一屆“創新杯”科學文化節——“逐夢科創,聚力未來”英語演講比賽決賽一輪于3504教室舉辦。本次活動由共青團華中師范大學委員會指導,共青團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委員會、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公共外語系共同主辦,旨在培養廣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拓寬并深化跨語種的國際視野。
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師張強,公共外語系教師楊玉婉,英語系外教JohnMiller,英語系2020級學生徐浩南、楊粵擔任比賽評委;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羅艦,團委書記吳波,團委副書記張紫韻,2021級英語系輔導員孫嬈作為嘉賓出席比賽。外國語學院主持隊隊員盛欣怡擔任主持人。
本次比賽分為初賽、決賽一輪、決賽二輪三個環節。初賽采取線上定題演講的賽制。經評委們對參賽視頻的嚴格打分、層層篩選,共有32名選手晉級決賽一輪。在決賽一輪中,參賽選手需現場抽取即興演講話題,進行20分鐘準備后展開2分鐘即興演講。面對緊張的時間壓力與多重的思維考驗,選手們以流利的口語、自信的心態從容應賽,展現了扎實的英語演講功底與出色的思辨能力。
在本輪的即興演講中,選手們對所抽取的比賽話題進行了詮釋,展示了當代學子對于科技創新的熱情和興趣。對于人工智能的理解,9號選手余索茨以仿生狗的例子引入,用豐厚的學識向觀眾們展現了人工智能產物的創新性與利民性。17號選手謝燕靈就人工智能對人才培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展開思考,啟示身處新時代學生與教師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仍需不斷學習、與時俱進。23號選手劉奕奕在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中,指出了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失業危機,鼓勵大家積極利用科技、順應時代的潮流。
對于科技創新的其他領域,8號選手陳思恬針對人臉識別的便利快捷與風險隱患,鼓勵大家采取“embrace”和“explore”即擁抱與探索的心態積極應對。13號選手王嘉迎別出心裁,以情景引入的方式讓評委和觀眾沉浸于自己的演講,論證了智能家具的優越性。27號選手賀佳欣聯系生活實際,強調了北斗導航系統的重要性,提出了對科技進步的深刻認識,表達了她對科技強國的滿滿自豪。32號選手陳子湉的演講行云流水,引人入勝,在闡述自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理解中為本輪演講畫下句號。
所有選手演講結束后,評委對各位選手的表現做了詳細點評。JohnMiller分享了自己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對選手們的精彩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楊玉婉從觀點、原因、論據、影響、結論五個方面,強調優秀的演講應具備嚴謹的結構與清晰的邏輯。張強創新性提出演講的“ABCC”原則,從演講的準確性、簡明性、清晰性、完整性四個方面對選手們提出了更高要求。
合影留念后,本次英語演講比賽決賽一輪落下帷幕。本次比賽為華師學子提供了一個優質的語言表達平臺,營造了爭先創新的良好比賽氛圍。期待學子們潛心學習、積極備賽,在決賽二輪中有更精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