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研二學生周博的英山纏花作品《你若盛開清風徐來》在該校的非遺文創設計大賽作品展上展出。這幅以武漢紡織大學校徽為靈感,借鑒了《千里江山圖》的構圖和色彩的作品令參觀者們眼前一亮。令人驚訝的是,周博既無美術基礎,在此次大賽前也從未接觸過非遺項目。
“5月學校發了大賽通知,我看后發現對我這樣的素人很友好:只要報了名,就能進大賽交流群請教老師,還能參加線下宣講會與非遺傳承人交流,如果作品設計圖入圍了,學校會支付制作費,請專業人士幫忙制作成品。作品會在線上線下展覽,也可以在網上賣。”周博說,他決定試試,沒想到竟然真成了,“過程中老師們給了我很多建議,比如簡化設計,使用英山纏花工藝等,最終效果更好了。”
湖北省非遺研究中心(武漢紡織大學)主任葉洪光說,湖北省省級以上紡織類(及相關)非遺代表性項目有20多項,武漢紡織大學紡織服裝特色鮮明,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大賽有一定基礎,為了吸引更多人參加,比賽持續了4個多月,最后,共有來自服裝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等6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參賽,提交了服裝、傳統手工藝、文創設計三個大類共34個系列130余件作品,其中21個系列60余件作品進行了展出。
大賽組委會老師郎麗說,學校許多老師就是結合“非遺”和時尚的專家,他們的學生受到熏陶,做出的作品自然不錯,而那些沒有專業學過美術和設計的參賽學生,也普遍審美優秀,上手很快,“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