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你認真對待了么?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在進行自我剖析,在全面客觀地認識主、客觀因素與環境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定位,設定自己的生涯發展目標,選擇實現既定目標的職業,制定相應的教育、培訓、工作開發計劃,采取各種積極的行動去達成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它是一個確立職業理想,進行職業準備(學習)—— 就業(創業)——培訓提高或再準備再就業再創業的循環往復過程。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它會圍繞職業生涯規劃是什么、自我探索(興趣、價值觀、能力、性格、氣質)、職業環境、職業生涯決策等多方面講述。但是從就業角度出發,很多同學升入大四后陷入了就業迷茫,是跟著大家一起找工作?還是隨波逐流考研?或是聽從家長意見考公務員?一般情況下大學生并沒有規劃好自己的大學四年時間,在價值觀選擇、就業方向、各種矛盾處理等方面出現偏差,同學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沒有被認真對待。
一、對待職業生涯規劃態度上,同學們往往走向兩種截然相反的極端
1.職業生涯是什么。認為只是大學期間的學習計劃?或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就業目標?
2.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職業生涯規劃是人生指針,可以解決現實問題?人生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變數,規劃不可以認清現實變化?
3.是否需要職業生涯規劃。一個規劃可以解決人生發展的一切問題?計劃不如變化,職業生涯規劃也可以是模棱兩可的?
4.職業生涯規劃與學業的關系。學業需要服從規劃,規劃變動時,學業可以轉為其次? 規劃是遙遠的,與當前學業存在矛盾,先學業再規劃?
5.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的關系。就業服必須從職業生涯規劃的最初設計?以就業為導向,先就業再擇業,職業生涯需要服從現實利益?
6.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職業定位。是否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確定的目標定位是不可更改? 職業生涯規劃要根據社會環境和自身發展需要隨機應變,過早的職業規劃屬于子虛烏有?
這兩種極端認知反應了大學生在對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有兩種偏激認識,一種是過分相信理性認識,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長處,但經常被計劃所束縛,缺少權變意識;另一種是過分相信感性認識,看到了職業生涯規劃不是萬能的,經常靠直覺行事,跟著感覺走,而缺少理性指導。出現以上兩種情況的同學,往往是因為片面的看待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全方面評估自己和所處環境,功利性明顯,沒有處理好學業和就業的關系。
二、正確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和意義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講,目的和意義是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初衷,它能夠促進大學生在既有條件的基礎上確立人生方向,提供奮斗策略,幫助大學生突破既有生活、學習格線,塑造全新充實的自我,全面評價自己的優缺點,確定大學生職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怎樣正確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和意義?
第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人生的戰略性、系統性規劃,需要正確處理長遠目標和現實問題之間的關系。
第二、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成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但是科學、合理地堅持制訂結合自身發展條件與社會環境變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往往會使職業生涯路徑更加清晰、明確,有助于職業成功。
第三、制訂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更多的在于不斷重新認識自我,挖掘自我潛能,突破已有固化的生存方式,它不能夠使自己控制各種可變因素,但能夠使自己在變化的環境中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坐標,促進職業順利發展。
三、怎樣正確看待職業生涯規劃
在對待職業生涯規劃的態度上,一些平時善于給自己做出計劃的同學往往會認真對待,這樣的同學在生活中也比較勤奮、進取,擅長理性思考,謹慎把握自身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也有的同學比較現實,雖然會認真對待現實,但認為適合周圍社會環境變化更重要,看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長遠的眼光;更有的同學活在校園學習生活中趨之若鶩,散漫經營大學生活,隨心所欲地過著每一天,在低自尊的生活中也有滿足。大學生正確看待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做好以下兩點:
1.調整好大學生五種常見心態
①武斷地認為現在就讀的大學不理想,長期陷入高考失利的沮喪中,認為自己比211/985高校學生差。本科院校不理想的一些同學會武斷地認為好的高校學生更優秀,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存在自卑心理,事實證明,每所學校里都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他們畢業之后都會做出超人的業績。
②經歷高考的緊張學習氛圍,想在大學放松自己。相當一部分同學到大學放松了自己,導致自己無法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關系、適應生活環境慢、調整不好人際關系等,對大學的規劃拖拖拉拉,不認真對待,出現“躺平”“佛系”等生活態度,教育部已明文要求提升大學生畢業難度,一些高校已經取消“清考”,大學生必須認真對待職業生涯規劃。
③理想目標與自身素質不相符,出現迷茫情況。大學生在給自己設定理想目標后,通過自己學習、實踐鍛煉,發現離理想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尤其是看到一些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跨專業找工作,自己陷入迷茫。這種心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學生尚未接觸社會,學習到的本領與社會發展需求不相切合,這就需要大學生加強實踐鍛煉,適時調整職業規劃,發展性地看待問題。
④出現絕對相信專業、家長的想法,認為專業、家長等可以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一個好的專業、好的家庭條件確實能夠幫助自己更快的實現目標,但是忽視自身條件而依靠外部因素取得成功是短見的看法,大學生應提升自我認知,有清楚的自我意識,正確處理好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自身因素與外部因素。
⑤功利地看待職業生涯規劃,陷入拜金主義思維。拜金主義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它會模糊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影響大學生自我評估、錯誤的看待外部因素,大學生應該克服走捷徑成功、追求高收入、高消費的心態,做好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全面提升自身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正確認識自我
①“我是誰?”老子曾經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首先需要正確認識自我,比如分清楚“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關系;了解“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的特點等,清醒地認識自己,學會培養健全的自我意識,有效的調控自我,在集體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
②“我需要什么?”大學生自我需求是推動人生前進的動力,明確自己的知識需求、消費需求、心理需求、就業需求等,制定計劃提升職業素質,滿足人生發展需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理好金錢與學業、事業成功之間的關系,制定正確價值觀導向的需求,引導自己積極向上。
③“我要到哪里去?”大學生在真正明白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制訂己的職業生涯計劃,處理好短期計劃和長遠目標的關系;清晰自己的職業目標,對待職業選擇、職業方向是不能抱有投機心理,詳細研究行業發展前景,用發展的眼光對職業生涯規劃適時調整。
- 給2025級大學新生的一封信
- 祝賀大家成為2025級大學生的一員。從邁入大學的那一刻開始,你們就正式成為了一名大學生了!
- 04-24 關注:2
- 一則學業困難學生幫扶記
- 轉眼間,12年的輔導員時光已悄然流逝。12年的時間里,我付出最多的不是行政事務而是班級和學生教育管理,這也使我經常接觸到“調皮”“
- 04-24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