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鵬,男,1990年生。擔任許家坡村副書記期間,協助村“兩委”班子完成基層黨建、果園管理、計劃生育、政策宣傳、矛盾糾紛等日常工作,積極與村干部共謀發展,為人謙虛誠實,處事公道正派,尋求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促進產業發展,培育新風尚的新路子。踏實負責,注重工作質量,帶領群眾大力發展果品產業,全力推進新村建設,察民情,解民憂,努力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富于開拓精神。
一是針對群眾對產業發展認識不足的情況,我主動與農戶溝通,共商發展大計,決定在間作增收上做表率,承包蘋果幼園100畝,動員30戶“雙聯戶”、貧困戶、婦女參與到幼園間作西瓜培育產業的活動當中來,爭資金、請技術、動員群眾做最初的嘗試,既堅定了群眾發展果品產業的信心,又讓群眾增收致富,迅速走上了創業富民的道路。他積極與農戶溝通,研究在蘋果幼園里套種什么,能讓群眾投少酬多有市場,通過投入、價格、自然原因、技術的比對,綜合下來,選擇了西瓜種植,是一種經濟實惠,技術要求不高的不錯選擇。成熟后,看西瓜,挑西瓜,搬西瓜,裝西瓜,都是用人最多的環節,一切大小瑣事都要親自跑,但與群眾其樂融融,最終取得成功。
二是大力培育果品增收產業,持續推進示范園建設。倡導堅持自主管理的理念,通過自己包組、上戶動員,一起拉枝,教育培訓,地塊督促,積極落實拉枝、覆膜、修剪等各項標準化措施,1810畝新幼園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無論是新建園的刨苗施肥還是豐產園的疏花套袋,都能跟隨到最后,以汗水興產業,也利用務作實踐,給群眾講政策講果品發展前景,帶著群眾干。
三是擔任多種角色樹新風。協助開展多項活動,投身產業幫扶、義診教育、政策宣講等工作,無論暑寒,他騎摩托多次深入貧困戶,了解家里的詳細情況,到園區地里看產業,和群眾拉家常,給群眾宣傳醫保、養老、計生等惠農政策。二是對群眾進行電腦培訓,在網上學習蘋果、養殖技術和其他致富信息,他堅持一個原則,“群眾交代的事情一定要優先辦,而且要辦的漂亮,這是對群眾一份寄托和期望的回報,否則就會失信于群眾”。比如像幫群眾買農藥、取快遞、查信息等小事快辦先辦,不能讓群眾吃虧,讓群眾少走彎路,與群眾打成一片,贏得了群眾的“點贊”。三是他參與平涼志愿者活動和縣益心志愿者協會活動多次,增長了見識,也實現了自己小小的公益夢想,以后他還會繼續做好自己的公益事業。他還特別關心村里的低保戶和五保戶,逢年過節他總能深入到低保戶和五保戶家中走訪慰問,對于部分生活特別困難的農戶積極爭取政策照顧。積極銜接聯系單位,安裝健身器材11套,購置了籃球、兵乓球、象棋、拔河繩等文體用品。
四是扎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摸基本情況,算增收,算脫貧,制作任務書、作戰圖,積極與工作隊隊長銜接,高標準建立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室。扎實開展精準摸底調研。嚴格按照“五步識別法”,配合縣人社局領導干部開展入戶調研,對每個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確保精準到戶,制定各戶幫扶方案,爭取落實各類幫扶項目和扶貧措施落到實處,對于大數據平臺的管理,自己做到心中有數,賬算清楚。制作貧困戶電話簿,親自通知,講政策,扎扎實實落實好教育、貼息貸款、產業物資、民政救助等一系列的到戶政策,得到點贊。
五是電商進農村推廣工作。按照“公司+政府+農戶+創業青年”的運營模式,牽頭、組織建成電子商務服務站,引導挖掘本地特色產品到網上出售,在貧困村嘗試以代購省錢和代銷增收的渠道,為貧困村、貧困戶網上銷售蘋果20000斤,山核桃4000多斤,谷米800斤,蜂蜜200斤,得到了支持。并率先在中國青年網等各類網站和微博宣傳涇川紅富士蘋果和農家特產。幫助群眾代購商品,代賣農家產品,并率先在農寶網、一品一村、中國青年網、一畝田等各類網站和微博宣傳涇川蘋果和農家特產,收到了強烈反響。選擇使用微信群平臺,網站宣傳、中國電商協會農發委、公益電商平臺等來做電商,推本地產品、做售后服務、開拓市場,完成上產品、下單、發貨和收購產品、包裝、發貨、宣傳兩條線的途徑。
獲獎及報道情況:
2015年3月被鎮黨委評為2014年度雙聯行動“先進個人”;
2016年3月被鎮政府評為2015年度先進工作者;
2016年5月被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團委授予創業創新“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
2016年9月被平涼市全民創業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授予平涼市首屆創業大賽優秀獎榮譽稱號;
2017年3月被鎮政府評為2016年度先進工作者。
事跡或文章在新華網、中國青年網、每日甘肅網、大學生村官網、中國農林科技網、平涼商務預報、大學生村官報、甘肅農民報、《大學生村官》期刊、涇川電視臺等媒體報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