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兩會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一系列新舉措。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農業、農村、農民將面對哪些新課題,呈現哪些新變化?
01
脫貧之后怎么干?
當前,我國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廣受關注。
這是2月27日在三峽庫區秭歸縣屈原鎮西陵峽村拍攝的鮮花盛開的臍橙園。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在建設美麗鄉村中,因地制宜,在臍橙園里種植桃樹、李樹等果樹。此舉既保護了三峽庫區的水土,增加了當地村民收入,也使峽江兩岸鄉村美麗如畫。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求,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對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一些地區雖然已經脫貧,但發展基礎和自我發展能力還不強。要健全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副市長孫學龍說,要變“人找救助”為“救助找人”。
產業是根本。“這幾年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普遍搞起來了,但技術、資金、市場還不強。要發展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發展質量。”甘肅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代表說,今年他們將開發預包裝食品,夯實產業基礎。
“防止因病致貧返貧是‘硬骨頭’,今后對口支援要更精準,分層分級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大病救助、社會互助等。”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代表說。
02
糧食安全怎么保?
“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我們一定要下力氣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安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引起代表委員強烈共鳴。
種子和耕地,是兩個關鍵。
3月5日,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閻里鄉閻里村農民操作農業機械在麥田噴灑農藥。新華社記者朱旭東攝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加強農業良種技術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行動方案,力求10年左右時間實現重大突破。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已開建,新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年將建好,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要盡可能突破,加快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勢在必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化集團董事長兼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加強種業知識產權立法,加大對違法侵權的執法力度,營造鼓勵創新和公平競爭的環境,才能徹底改善種業發展環境。
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是今年我國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穩產高產關鍵。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都是利長遠的舉措。”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會長陳萌山委員說,面積、產量要年年抓,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落實。
03
鄉村產業怎么興?
從大路貨到新奇特,從“路邊賣”到“網上賣”,從賣產品到賣風景……鄉村產業日漸紅火。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發展縣域經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鄉村富民產業。
2月20日,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苗族女孩王代玉(左)與母親楊文梅在自家新房前展示易地扶貧搬遷前后的對比照片。近年來,化屋村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旅游等產業,村里迎來跨越式發展。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代表委員們認為,既要注重產品“調優”,也要生產方式“調綠”。
“推動種養加結合和產業鏈再造,提高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壯大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特色產業,都是重要抓手。”東北財經大學教授武獻華委員說。
“要多措并舉推廣以‘減肥、減藥、節水’和‘耕地質量提升、作物產量提升和農產品品質提升’的生態種植模式。”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建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
“采收、存儲、保鮮、運輸是農業產業‘老大難’,每年因采收不當、冷鏈物流不發達造成的損耗巨大。”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委員建議,加快發展數字化倉庫和冷鏈物流,完善標準和法規,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現代化。
04
農村環境怎么建?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規劃綱要草案強調,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持續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2月24日初春時節,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貫洞鎮附近的油菜花陸續盛開,宛若大地披金。古樸寧靜的村莊、四通八達的鄉村路、色彩斑斕的田野,構成春日里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因地制宜建設好衛生廁所,加快與之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等建設,都是農民期待解決的問題。”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莊窠集鎮西坪村黨支部書記馬天龍代表說。
“鄉村建設是為農民建的,要尊重農民的意見,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保留鄉村特色風貌,不搞縮小版的城市。”安徽省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黨委書記王紹南代表說,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關鍵是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要“兩手抓”。
“目前到村的設施有一定基礎,堵點主要在進村入戶上。”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說,下一步要將水電路氣訊等公共設施向村覆蓋、向戶延伸,加快通組路和村內主干道硬化,加強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建設。
“基層干部負擔繁重,數字化公共服務滯后,迫切需要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王紹南代表說,軟件方面,要提高農村教育和醫療養老條件,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05
城鄉之間怎么融?
當前,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建立健全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政策體系,促進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
2018年5月3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西沙河村村民前往該村的惠農金融服務點辦理業務。新華社記者徐文婷攝
陳萌山委員認為,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必須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強農業農村發展要素保障。
“城鄉融合發展,人才仍是瓶頸。”重慶市巫山縣縣委書記李春奎代表認為,既要做增量,吸引“新農人”,還要激活存量,發揮“土專家”“田秀才”等作用。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委員表示,圍繞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規劃綱要草案都做出部署,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建設行動深入實施。
“金融服務不能缺位,要加快健全鄉村金融服務體系,完善適配政策與機制,提供系統的金融服務與產品,真正支持產業更強、農民更富、鄉村更美。”全國人大代表、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行長文愛華說。
發布時間:2021-10-1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