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時下,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壩區,3月底播撒在田間苗床上的稻種已長成綠意蔥蘢的秧苗。村民們正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躬下身子熟練地將秧苗拔下,按照田間品種的分類排序和種植密度,把一棵棵秧苗移栽至稻田里,田間一片繁忙景象。
“專家不僅給我們引進了新品種、帶來了新技術,還親自到田間來教我們如何施肥、打農藥。”在貢米壩區示范種植田里打工的海龍鎮貢米村村民陳順華告訴筆者,來年他將在自己家的田地里,采用新技術種植新品種。
來自遵義市農科院的省級科技特派員王懷昕從事種植業研究20多年,進駐到貢米村后,便積極研究土壤特性,并引進優質稻種新品種,采用新的種植密度指導當地農民科學種植水稻。同時,根據水稻種植周期,指導村民均勻噴灑生物菌劑,減少田間病蟲害,提高土壤肥力,增強移栽后的水稻秧苗對土壤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促進貢米高效高產。
貢米壩區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水稻種植已成為當地實現鄉村振興的一項特色產業。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壩區探索出種養殖結合和冬季輪作的“雙加模式”,不斷探索和推動貢米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所謂種養殖結合就是“稻魚”“稻鴨”等“稻”模式,冬季輪作就是冬季稻田水旱輪作,利用冬閑種植附加值較高的蔬菜或者食用菌,提高田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讓一分田實現兩份收獲。
據了解,今年貢米村優質水稻種植面積核心區域1000余畝,其中示范種植面積10畝,每畝可種植13000穴,種植密度相較于傳統種植增加了5000穴,預計畝產量可提高100斤,畝產值可增加1500元。
“今年元月份來到貢米村,經過與鎮、村共同商議,前期選定的優質稻種,引入缽苗育插秧水稻種植新技術,目前這批秧苗已經開始移栽。”王懷昕說,接下來,他將一直全程跟蹤,在田間地頭解決農民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技術問題,進一步推廣和落實貢米壩區水稻種植“雙加模式”。
推動貢米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海龍鎮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調結構、建特色、強品牌、擴規模,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在貢米壩區進行示范種植,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09-14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