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入畫來
一望無垠的田野,錯落有致的農舍,整齊劃一的大棚,寬闊整潔的路道,還有洋溢著幸福的一張張笑臉……如今,在江蘇省泰州市廣闊的鄉村大地上,一幅幅生機盎然的圖景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泰州市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牢牢把握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穩底盤、補短板、提成色,加快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走出一條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快速推進的新路子,激活了一池春水,催開了滿園春色。
科技引領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興化市沙溝鎮養殖戶王金杰承包了120畝地。以前,他只種植水稻,收益有限。在農技人員建議和幫助下,他發展稻田養魚,形成生態種養循環系統。“這種新模式真好,魚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雜草、浮游動物和害蟲,起到了增肥減藥的作用,稻照長、魚照養,既賺錢、又有糧。”王金杰開心地說,現在他的種養基地畝產值5500元,畝純收益3000多元,收入翻了好幾倍。
“我們通過科技示范,大力推進魚蟹稻、蝦蟹稻、蝦藕等多品種綜合種養,達到小龍蝦、水稻同步增產,產品品質同步提升的目的,實現一田兩季、一季雙收、一水兩用、一舉多贏、高產高效的目標,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發展。”興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泰州市充分發揮科技在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積極推廣稻麥高產高效、測土配方施肥、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等技術,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全程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0%,建設了一批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綠色防控示范區、藥肥減量增效示范區。全市建成了4個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廣示范基地,(下轉02版)
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快速推進——
美麗鄉村入畫來
(上接01版)全面推行“專家+示范基地+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農技推廣模式,加快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到田,全市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
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提升了農業穩產保供水平,我市糧食綜合畝產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綠優農產品比重全省領先,種植業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73.7%,居全省首位。
多措并舉摘掉貧困帽子
為進一步促進經濟薄弱村增收摘帽,我市將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同規劃同部署同推進,制定出臺專項行動方案,瞄準產業脫貧重點,激發扶貧開發內生動力,因村施策拓寬增收渠道,全市建檔立卡戶6.14萬戶10.49萬人和606個經濟薄弱村全部脫貧摘帽,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窮則思變,在上級部門關心支持下,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實施‘一戶一策’為低收入農戶增收,我們村徹底甩掉了貧困落后的帽子。”靖江市馬橋鎮新市村黨支部書記劉林說,受多因素制約,以前村內農業結構單一,2017年村集體收入僅有0.35萬元。2018年,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特色農產品種植達到上千畝規模,村里出產的生態大米、草莓、水蜜桃、茄子、芋頭等特色農產品被銷往全國各地。當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就達到46萬余元。
集體經濟富裕了,新市村“兩委”開始鞏固精準扶貧成果,通過政策兜底,為低收入農戶改善生活條件。70多歲的村民蔡士杰靠打零工謀生,還要供女兒讀大學,家庭經濟拮據。村里聯合住建和衛健委等單位,為他家翻建新房,又推薦他到桃園、草莓園務工,有了穩定收入,父女倆過上了好日子。
新市村由窮到富的轉變是我市堅持多措并舉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市持續加大對經濟薄弱村的政策傾斜力度,提供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信息等全要素支持,制定出臺《產業扶貧重點任務和職責清單》,鼓勵和引導經濟薄弱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加大標準廠房建設、高效農業發展、閑置資產盤活、三產和農業綜合服務業培育等項目開發力度,因地制宜推動產業發展。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對于低收入農戶家庭,泰州市各地通過開展創業就業培訓、公益性崗位援助、勞務需求對接等,促進自主創業、充分就業。“十三五”期間,全市共開展各類免費技能培訓23.77萬人次。
因地制宜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健康綠色的農家美食、風姿綽約的花海叢林、“陶淵明”式的悠然棲居、底蘊深厚的民俗風情……每逢節假日,帶上家人,邀上好友,到城外宜居宜游的特色田園鄉村待上幾天,靜享“詩和遠方”,成了泰州市市民休閑旅游的新時尚。
作為全省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的“首提地”,2017年以來,泰州市始終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緊扣機制、規劃、項目等關鍵環節,按照打造鄉村振興“試驗田”的要求,先后實施了14個省級試點和5個市級試點。自2019年11月以來,全省共進行了6批次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驗收,我市共有28個村獲得省級命名,總量位居全省第4,實現了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市(區)全覆蓋。
這段時間,興化市海南鎮劉澤村澤沐云居異常忙碌,社團、企業紛至沓來,開展會務、商務、學習、觀光等活動。“與以前的冷冷清清相比,現在我們村人氣爆棚,簡直換了個天。”村副支書陸尚軍說,該村在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過程中,推出精品民宿項目,打造研學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們乘勢擴大生態種養規模,叫響特色農副產品品牌,產業富民效應不斷凸顯。
因地制宜,才能擦亮鄉村振興的底色。全市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彰顯特色,著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特色產業小鎮和農業特色小鎮。興化市沙溝鎮在做好古集鎮、沙溝新區和村莊空間布局規劃的同時,統籌推進風情旅游小鎮和國家“最美漁村”打造,挖掘“漁文化”元素,形成“官莊映荷”“崔垛望月”“菩提新莊”“大美仲南”“紅色光耀”“生態高桂”“水美興龍”等一批魅力宜居鄉村;海陵區城西街道麒麟社區以“吉鄉麒麟灣、都市后花園”為主題,引入鄉賢能人,先后建成香草灣、麒麟灣樂園等文旅項目,成為泰州近郊“網紅地”;興化市昌榮鎮將破舊房屋拆下的磚瓦和各類壇壇罐罐統一收集起來,巧妙構思,變廢為寶,打造成獨具特色的鄉村小游園,展現出田園牧歌景色……
補齊短板,促進鄉村生態進一步優化。近年來,我市全面推進“污水治理”全覆蓋,“廁所革命”再提升,“垃圾分類”進農村,“河道治理”品質化,重點繪好“綠圖畫”,做好“水文章”,水綠交融、自然淳樸的田園風光在泰州大地鋪陳開來,展現出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
發布時間:2021-09-0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