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是一座文化寶庫
在上海市楊浦區的一間工作室內,馬科元正在手繪一個項目的草圖,寥寥數筆,一座小房子便躍然紙上。
馬科元是一名鄉村建筑師,他的設計大多有濃郁的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并融入現代元素。馬科元說,自己從事鄉村建筑設計工作才剛剛起步,他堅信“中國的鄉村是一座文化寶庫,每次深入田野都是一次學習”。
2012年,大學畢業后嘗試過很多工作的馬科元萌生了到鄉村做設計的想法。“我曾到徽派建筑的古村落游覽,看到那些獨特的屋頂和梁柱的瞬間就被震撼了。”
一年后,馬科元第一次參與鄉村建筑設計,改造一幢位于江蘇南通的老房子。“我感覺自己面對的不僅是建筑,更是傳承的鄉村文脈。”他說,在建筑營造過程中,靈感不斷被激發,“我覺得自己就像在和古人對話”。竣工那天,看著煥然一新的老房子,他堅定了從事這份工作的決心。
在鄉村從事建筑工作要求設計師充分了解當地的地質及氣候環境。“基本上每周都要去一次工地,來回基本需要一天。”馬科元說已記不清這些年遇到過多少問題,“有時施工到一半,發現實際的地貌環境與前期構想不同,就必須臨時修改圖紙。”在馬科元看來,鄉村的建筑營造一定是融入環境的、接地氣的。
不僅如此,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很重要。每次開始項目之前,馬科元都會和村民們聊天,了解當地的文化風俗,從而在建造過程中最大程度保持當地風貌。同時,他也時常拿著圖紙為村民講解自己的思考和構想,讓村民了解鄉村建筑設計的意義。“說服的前提是尊重,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腳下的這片土地。”
桃源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閃里鎮,白墻青瓦,炊煙裊裊,宛如一片世外桃源。馬科元第一次來到這里時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如何更好地保護傳統村落?馬科元設計了9處建筑景觀,不僅計劃建造南餐廳、茶樓、南書院等具有功能屬性的建筑,還建造修繕懸案飛橋、魁星閣等文化屬性強的設施。9處建筑景觀與村子融為一體,相得益彰,讓村子更具活力。“做設計不能只考慮商業價值,應該把保護傳統古建筑和文化放在重要位置。”
一個村子有一種文化,每幢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多年的工作中,馬科元在鄉村見到了種種文化風俗,帶給他不少啟發。“鄉村有大量珍貴的古建筑,保護這些建筑是我作為鄉村建筑師的責任。”馬科元還有個新想法:在今后的每一個項目中都修建一個文化中心,可以是書院也可以是茶樓,“我想如果一個村子有一個文化中心,文化氣息就更濃了。”
7月的徽州,樹木蔥郁。桃源村中,南書院旁的三聯書店開張不久,村民和游客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發布時間:2021-08-31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河北大學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張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國家初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07-10 關注:6
- 河南大學生村官朱長春
- 朱長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現任封丘縣陳固鎮東仲宮村支部委員、新鄉佐今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07-10 關注:8
- 黑龍江大學生村官鄂麗君個人事跡
- 鄂麗君,女,黑龍江人,2012年7月畢業,是一個有著英語教育和行政管理雙學位的姑娘,是黑龍江省穆棱市2012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 07-10 關注:6
- 湖北大學生村官汪學東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 汪學東、男、大冶靈鄉人、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2屆大學生村官,現任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黨支部副書記
- 06-27 關注:17
- 湖南大學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湖南省岳陽縣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
- 06-05 關注:14
- 吉林大學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學歷,農學碩士學位,是吉林省2013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過延吉市小營鎮吉興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 06-05 關注:11
- 江蘇大學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蘇無錫人,2006年1月畢業,是無錫市錫山區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東港鎮團委副書記和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
- 06-05 關注:13
- 寧夏大學生村官張萬福
- 張萬福,男,漢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張堡村人。于2012年被選聘為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學生村官
- 06-0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