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研背景以及調研目的
如今,對我們來說,自主創業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了。對初出茅廬的我們,在資金,經驗,人脈等等方面都有不足,創業無疑是一個充滿艱辛的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新潛力的群體之
一。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目前高校創業教育在自主創業理念定位、模式構建、師資培養及課程建設等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創業學生有哪些困難?社會又怎么看待他們,為他們提供了哪些幫助?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調研目的:
目前高校創業教育在創業理念定位、模式構建、師資培養及課程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為及時有效地回應社會需求,亟需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套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創業教育體系,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參考
二 、寧波鎮海區自主創業情況的調研結果統計與分析 由于調研問卷題目較多,我們將其具體歸納為兩個部分。一是對被調研者對創業的認識,二是被調研者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和建議。
一,對創業的認識。
在調研中發現32.7%的人對創業的看法為:自主創業是實現理想的一種方式,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的成長和發展 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30.2%的人對創業的看法為:創業要理性;在調研大學生自主創業時應具有的素質時,51.2%的人選擇強烈的挑戰精神,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良好的社會關系 ,對市場的認識水平是創業必不可少的。。在調研大學生創業的知識來源時,選擇親身實踐與家庭環境的比例占48.5%,選擇媒體和社會宣傳和培訓活動的比例占35.6%。在“自主創業中您偏向什么樣的創業形式”問項中。
二,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和建議。
在調研中發現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選擇哪個領域給自己帶來的風險最小的問題中,選擇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和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兩個選項的占54.3%。在調研對于大學生而言在什么時間開始創業比較合適的問題中,選擇畢業后2年內或3至5年的占總數的58.9%,極少數人選擇在畢業當年進行自主創業的。在“政府以及學校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應該做哪些扶持?”的問題中,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持和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占了44.4%,將創業課程納入必修課占了15.2%,宣傳鼓勵、政策支持占了20.4%,提供場、實驗設備等環境和服務及其他占了20%。
三、鎮海創業者的現狀分析
四 、創業者們和調研結果給予大學生的意見
在這次調研我們重點選擇了三家在鎮海區自主創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參觀采訪。先后三家企業在對大學生創業的問題上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且給當代需要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了很多理性的建議。
畢業后四五年再開始創業。企業家們均認為大學生畢業后并沒必要急需走向創業的道路,而是應該對未來有所規劃,進入公司的最低端摸爬滾打,細心研究和努力認識社會,經過四五年的沉淀,形成穩定的基礎和心態才能自主創業。 二,企業家們建議合伙創業,四五年以后將不同階級不同工作的人結合在一起一起創業,大家的社會經驗都相互促進有利于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