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調查報告集錦
一、引言:
4月18日消息,中國官方公布了一個最新的中國網民數據,截至目前,中國網民已經到達3.16億,仍持續全球第一大網民數量國家,中文網站數量已經到達287.8萬;對于無線互聯網經濟,目前有6.7億移動用戶,其中有1.176億手機上網網民;對于中國3G發牌后,中國的無線上網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二、調查對象:
邯鄲學院大學生,年齡均在18—22歲之間。其中男生58%,女生42%。大一33%,大二41%,大三18%,大四8%。
三、調查結果:
1、大學生上網比例:調查顯示,所有理解調查的人均會不定期上網,所以其上網比例為100%。
2、上網地點:其中58%在網吧上網,20%在學校上網,17%在自己的住所上網,5%上網地點不確定。
3、網齡:所理解調查的人全部在大學以前就開始上網,其中有28%從初中就開始上網,3%在上初中以前就已經接觸電腦。
4、上網時間:在上網時間上男生明顯多于女生,男生中每一天上網時間超過三個小時的占到了22.4%,女生中只有9.5%每一天平均上網時間會超過三個小時。
5、會不會通宵上網:在這一點上也表現出了男生剩余女生的狀況,男生中82.7%有過通宵的經歷,甚至13.7%的男生平均兩個星期就會通宵上網一次。而女生中35.7%有過通宵上網的經歷,但是女生均表示只是偶爾通宵上網。
6、上網干什么:大學生上網在看新聞、查信息、收發郵件、下載軟件或資料、制作主頁、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娛樂休閑等常規上網任務項中,前三者的比率較高,分別占到66%、67%和68%;上網目的只為完成上述資料的某個單項或雙項者占24%,76%的人上網為完成上述3項以上的多重任務。人均電子郵箱2.46個,每周人均收發郵件3.34封。對于使用電子郵件的同學中,對于給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發郵件的頻率比較大。
7、上網交友:交友聊天是大學生上網的一個普遍現象,網友個數少于5、6—10、11—20和20以上者的比率分別為42%、24%、14%和21%,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網友,交異性網友者多達65%;大學生應用最多的聊天軟件是企鵝(QQ),在被調查的所有學生中,使用QQ的比例為100%,而且QQ的地位已經不亞于手機號碼的地位,成為大學生聯系朋友交流感情的最重要工具。
8、關于網戀:對于網戀77%的被調查者認為網戀不應提倡也不應反對,對其抱無所謂的態度,12%的調查對象有過網戀經歷。在對網戀的態度方面,11%的人認為網戀是選取理想戀人的又一有效途徑,13%的人認為網戀純粹是胡鬧應予以反對。
9、上網與學習:在上網與學習的關系方面,有46%的人認為上網耽誤學習,18%的人認為上網可促進學習,而41%的人認為上網雖不能直接促進專業學習但能夠增強綜合素質。認為網上信息可信度較高、一般和較低者分別為11%、73%和16%。
10、網絡游戲:此刻,網絡游戲已經成了上網最主要的活動之一,調查中的男生中有72。4%以前玩過網絡游戲,有51.7%的男生此刻就在玩網絡游戲,17.2%的男生幾乎所有上網的時間都在玩游戲;相比之下,女生就少得多了,僅有35。7%表示接觸過網絡游戲,16.7%的女生還在玩網絡游戲但都表示只是偶爾玩。
11、網絡健康:對網上的傳聞和性資料等不健康東西感興趣者為26%,厭惡者只有12%,62%的大學生網民則表示“不太關注",認為只要適當還是能夠有的。對于前段時間的網絡凈化活動的態度:有51%表示很好,40%的人表示無所謂,9%的人表示反對。
12、上網的態度:女生中90.5%的學生認為能夠控制好自己的上網時間,調節好上網與其他事情的關系,8.5%的女生認為自己上網的時間有些長,就應減少上網時間,35.7%的女生覺得如果不上網就很無聊空虛;與此相比,只有60.3%的男生表示自己上網的時間比較適宜,不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與健康,39.7%的男生覺得自己的上網時間過長,影響到了自己的學習和健康,34.5%的男生如果不上網就覺得很無聊。
13、手機上網:在調查的人中72%的學生會用手機上網,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移動的客戶,手機上網的人中基本都會用手機上QQ聊天,上網瀏覽網頁。對有3G業務,還沒有學生使。總結: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思想,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人們的生活習慣甚至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而作為大學生受到網絡的影響則更是嚴重。透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網絡已經是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學生的上網素質都比較高,能夠簡單應對網上遇到的問題,而且對于網上的信息有很強的辨別潛力,對于新聞上所說的網絡成癮的狀況在我們學校并不嚴重。但是大學生上網的目的卻很令人不滿意,和我國整體的上網狀況相比,大學生上網大多只是為了娛樂而沒有在學習。而上網聊天更是只為打發時間。
在網絡健康方面,大學生的調查結果也并不是個性好,例如仍然有26%的`人對色情資料感興趣。更為嚴重的是他多的大學生上網只是在玩游戲,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每一天的上網時間過長,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健康。
最后,本人以為大學生就應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將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更加有好處,將自己經理盡可能多的投入到學習之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身體。是大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四、學生上網存在的問題
1、既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調查顯示:在每周上網時間方面,17.7%的學生在2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2—5小時,25.1%的學生為5—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周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名大一的男生還反映,自上網后,視力明顯下降,肩部、腰部經常疼痛。
2、上網環境差。45.9%的學生在校內上網,44.3%的學生在網吧上網,利用自己電腦上網的僅占9.8%。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網吧,都十分擁擠,且空氣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臺電腦所占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3、學校的教育不到位。31.9%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于網絡,30.2%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于書籍,26.7%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于向同學朋友請教,從學校教育(如計算機課等)獲得網絡知識的學生僅占11.2%;同時,對于學校舉辦網絡知識講座,僅有17.4%的學生表示必須去,如果有時間就去的學生占57.9%,不感興趣的同學占24.7%。由此可見,學校的網絡知識教育不到位,學生已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4、沉迷于網絡的虛擬化。大學生感興趣的兩個重要主題是網上交友和網上戀愛,這兩個主題又是和網上聊天分不開的。調查顯示:94.6%的學生在網上聊過天。對于聊天的評價,14%認為是排解現實中壓抑不滿的重要方式,16%認為是展現另一個自我的途徑,33%認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17%認為是重要的交友途徑,僅有20%認為是無聊。雖然多數同學都明白網上的信息未必真實,但由于網上交友能夠突破現實生活空間的局限性,而且表現自我時沒有思想負擔,所以他們還是樂此不疲。5.2%的學生還有過網戀經歷,對于網戀的原因,24%學生是為了排遣寂寞,28%的學生是為了尋求刺激,12%的學生是為了追求浪漫,36%的學生是為了趕新潮。除此之外,網上游戲也體現了學生沉迷于網絡的虛擬化,22.8%的學生認為刺激過癮,24%的學生認為能夠展示自己才能,滿足成就感,25.3%的學生沒玩過而無法決定,27.9%的學生認為無聊。
5、影響學習成績。63.1%的學生曾因上網而耽誤過上課,26.3%的學生認為花費太多時間上網致使學習成績下降。大二的一名女生說她迷上聊天后,腦海里總是惦記網上的蒙面人,推測他的性格、人品,猜想他的語言真實性,甚至還得擠出時間與對方相會,浪費了很多時間,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五、對調查結果的一些思考
信息時代匆匆的步伐讓大學生不能不使用和理解網絡,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沖擊,也這種沖擊中夾雜著多少不良的成分。作為主宰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終歸是離不開網絡的。為什么同樣是應用網絡,大學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實際的好處,而僅僅停留于娛樂和消遣這恐怕就是一個認識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問題了。對于這樣一種新事物,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就應認識到沉溺于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透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潛力。網絡帶給了超多信息,又帶給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潛力的大舞臺。就在大學生為傳統教育那種求同過多,求異過少及封閉式的弊端埋沒了個性而叫苦的時候,網絡的出現無疑為推進素質教育帶給了一塊"試驗田"。互聯網向大學生展示了各類知識結構,對于知識選取的靈活性大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學習的資料自然大大超出了狹隘的課本范圍,這對于大學生潛力的提高應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并不否認網絡同時會帶來了一些不良的信息,個性對于大學生而言,完整的價值觀念還未構成,好奇心又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網絡完全開放和虛擬的空間能夠讓大學生隨心所欲的表現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獵奇的心態和過分追求個性張揚的心理也許會把大學生引入歧途。
"E時代"是迅速制造距離的時代,在紛繁的現象背后,仍是優勝劣汰的殘酷現實,清凈的大學校園也是如此,因小看大,不可不戒。
大學生在必須程度上代表著民族的精英和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網上生存潛力直接影響其成才。對大學生網民的教育也應成為高校的一項經常工作。根據大學生的呼聲和網絡發展的實際,大學生網民教育就應納入正規教育軌道上來,開設相關系列課程勢在必行。除了開設有關網絡技術課程之外,可思考開設以網絡資源利用為主題的諸如《網絡交際》之類的課程。
計算機網絡最本質的好處在于它給全人類帶給了一個極其便利的交際工具。如果說計算機網絡原理類課程是教學生如何制造或維修這個“工具”,那么電腦和網絡應用類課程則是教學生如何使用這個“工具”,但目前還沒有教學生如何正確、高效地使用這個“工具”的課程。就像只教人如何使用槍枝卻不管其何時何地因何事把槍對準誰一樣,如果不從人文的角度闡釋、普及計算機網絡文化,網絡這個人類的工具終將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網絡交際》課程應基于使學生正確、高效地利用網絡工具來獲取有效信息的角度,融言語表達、信息智化、計算機應用等相關領域的知識為一體,把網絡的交際屬性、網絡交際的特點、網上信息的分類和獵取、網絡信息的加工處理、網絡單雙向交流、網絡道德和網絡法規及禮貌上網等方面作為該課程的主要資料。
搞好校園網絡禮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黨政工團及廣大教師協同努力。根據大學生上網多的實際狀況,目前亟需要搞好網上作戰部隊建設,提高其網上戰斗力。據了解,高校不少教師甚至許多專門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上網水平還遠遠不如學生。如此何談對大學生上網行為的正確引導因此,就應首先切實抓緊學生工作相關者的上網技能訓練。只有網上作戰部隊掌握網上作戰基本規律,增強網上作戰潛力,才能對大學生網民實施正確的引導,才能把“主動出擊”,“用馬克思主義占領網絡陣地”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 近視問題調查報告
- 近幾年來,我們班同學戴眼鏡的越來越多,近視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 04-29 關注:0
- 實習調查報告集錦
- 大學生在必須程度上代表著民族的精英和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網上生存潛力直接影響其成才。
- 04-29 關注:0
-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
- 20xx年9月我申報了關于“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課題研究。于20xx年6月結題。
- 04-29 關注:0
-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集錦
- 為響應xx科技大學團委、xx大學x學院共青團和學生會的號召,我們積極組建了"環境污染調查隊”
- 04-29 關注:0
- 社區環境調查報告模板
- 人與大自然的戰爭在很久以前就開始悄無聲息的蔓延著,人卻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大自然卻失去了他所應有的生存權利。
- 04-29 關注:0
- 中小學生近視的原因調查報告
-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
- 04-29 關注:0
- 白色污染社會調查報告
- X日,在我校團委,政教處的呼吁下,我們針對現階段塑料袋使用的問題,開展了此次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 04-29 關注:0
- 企業調查報告合集
- 近年來,為了解決生產經營融資難題,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利用動產抵押向銀行借貸,有效地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
- 04-25 關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