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生年齡進入“1”時代 24歲考生成“老人”
超過50%比例、高達7萬個考位的一次性擴容、7月1日開始的報名費小幅提價,卻依然難擋全國托福考生大軍的熱情。
眾多因為無法在本地區及時預約考位的考生,在烈日炎炎下跨區、跨省趕考,他們為了留學夢想無怨無悔。
將托福自1981年12月進入中國至今的考生人數和年齡作個圖形比較的話,前者的上升和后者的下降形成越來越大的剪刀差,近兩年來迅猛發展的托福族正在邁向“1”時代(即考生年齡大多為十幾歲)。
24歲托福考生竟成“老人”
8月22日,回程路上的一場暴雨,讓小李在滬寧高速公路上的行程比預計時間多了近一個小時,但她仍表示,去南京參加托福考試總體還是很順利。聊及此次跨省的托福考試感受,小李回答有些出人意料:“感覺自己成了‘老人’。”
讓24歲的小李自我感覺像“老人”的是她在托福班的同學以及考場上的“戰友們”。
小李一年前大學畢業,目前在一家外資快銷品公司工作。最近她拿起書本重進培訓課堂,詫異地發現,和3年多前的托福班相比,班里的同學中,90后成了主流。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向東表示,近3年來,出國留學的整體人數始終在高速遞增,尤其是到美國讀本科的學生人數在急劇增加,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在暴增。大概在10年前,中國人到美國去一般是讀博士的;5年前開始,去美國讀碩士的比例持續上升;從200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準備去美國讀本科。
昂立托福雅思培訓中心副校長蔣繼鋼給出了該校學生的年齡階段統計,托福班四成多學生為高中生,一成左右為初中生(這個數字在持續增長中),余者為大學生或大學畢業不久的上班族。蔣繼鋼說:“二十四五歲的學生在托福班里屬于‘高齡’了。”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蔣昌建,在今年5月舉行的一個教育峰會上,從中國經濟形勢、教育制度等各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留學生人數,在未來三五年內,最具增長性的年齡階段上限是22歲,下限可至18歲以下。
考生跨省趕考,“黃牛”提價
經過近半年的復習后,小李覺得漸入佳境,但當她在6月底準備報名考試時,問題來了:未來兩個月,上海考位全滿。如果不能在11月前拿到托福成績,小李就無法參加美國高校的提前錄取,托福成績單一般是考試后的8到12周才能拿到。
七八月暑期檔的考位是“1”時代托福考生最喜愛的黃金時間,早就在五六月時全部被預定完,在上海情況更火爆。小李試圖聯系那些號稱能幫考生在已滿的考場里報名的“黃牛”幫忙,但咨詢了有過此類經驗的考生后得知,這些“黃牛”就是通過軟件24小時在電腦上刷屏,第一時間搶占退考考生讓出的空位。所謂的“搞定”其實不確定性很大,而跨省趕考雖說費時、費力、費錢,但從安全性角度出發,小李還是在網上預約了當時還有空位的南京師范大學考點。
托福考試分為聽、說、讀、寫四個部分,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必須在一天內全部完成,對考生來說,是一次腦力和體力的雙重挑戰。炎炎烈日下,幾百公里的行程,對那些異地趕考的考生而言,負擔無異重了許多。
小李拉著男友的手說:“這次我在南京的考場里發現上海考生蠻多的。據老師和那些前輩講,當年托福考位最緊張的時候,甚至有上海的考生飛到香港去趕考。”
在采訪中,記者曾以考生的身份通過電話聯系了幾個“黃牛”,沒想到他們都表示,最近上海生意太好,手續費已從原先的200元提高到了300元。發稿前,記者登錄考試報名網站查詢,本市目前距今能最快預約到考位的場次是在11月21日。
中學生赴海外留學好不好?
小黃初中在華育中學就讀,高一進了南模中學。幾個月前,父親老黃居然為小黃辦了退學手續,將他送到了劍橋學校。在那里,小黃學習的是英國考試系統里的中學課程。該校的教務長雷博士坦承,這是一道單選題。當小黃踏進劍橋學校的教室時,他已經和中國的高考說再見了。
老黃說:“這是經過充分權衡后的結果。既然孩子將來一定要出國留學,那何不讓他早點出發?這不僅是時間上的優勢,而且也免除了孩子參加高考的痛苦。”
眼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與老黃觀點相同的家長越來越多。
作為出國留學生的主力軍,托福考試一族進入“1”時代的結果是:留學生平均年齡逐年趨向低齡化。據上海市教委國際交流處主管出國留學事務處副處長張滄海給出的數據,去年上海留學生約1.6萬人。其中約1.3萬人是通過留學中介機構或自找門路自費出國留學的。
比較上海留學生經歷的兩個快速膨脹期,即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和2007開始至今,我們不難發現,“1”時代留學生的高比例增加是其中最大的變化。與之相伴而產生的是,關于小留學生因為失去正常的父母監護,非但沒有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的悲劇,在近年也屢屢見諸報端,流傳于坊間。此外,眾多留學生畢業后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不少“海歸”成了“海待”。智聯招聘今年的一項調查數據表明,國內企業有特定招募“海歸”意愿的不到 1%。
一位長年處理北美留學項目的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中國國民平均收入提高和富裕階層的大量產生,使得留學教育的高成本投入成為可能。留學海外的投入差不多是國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十倍或更多,但和國內高考、教育制度、未來就業狀況以及青少年自我約束和環境約束等各種因素一一對比和全方位分析后,他表示,如果高額的留學費用能夠承擔,那么孩子留學的總體風險并沒有那么可怕,畢業后各方面機會則可能比在國內上大學要多。
【焦點感言】
希望托福考生不再低齡化
稿件寫完,思緒卻沒有停止,覺得有必要添上幾筆。教育改革說了很多年,也做了很多年,在改革進程中,難免有不到位之處,群眾有意見、情緒也屬正常。但是,一些學生、家長卻失去了耐心。
“1”時代托福族的蓬勃壯大,其中反映出的是眾多學生及其家庭對中國現行的教育、考試制度的一種無奈、逃避甚至挑戰的態度。作為政策、方案的制定執行的相關教育部門有否探討出一些得失,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呢?新的一個學年馬上就要開始了,又一群孩子背起書包成為學生,但愿他們不會在若干年后也迫不及待地加入托福考試一族。
- 在國內考托福
- 在國外呆的時間越短就越省錢,因此,準備留學的學生最好先在國內通過托福或雅思考試,有效縮短在海外院校學外語、讀預科的時間。
- 11-15 關注:0
- 雅思考什么
- 聽力在2010年最大的特點就是第二部分地圖、填空題和標簽題非常多,備考的同學生一定要大量練習。
- 11-15 關注:0
- 英國學生的考試觀
- 最近學生和我的關系處于“高度敏感期”,因為他們要考試了。以前在國內常聽人說歐美注重素質教育,考試是次要的
- 11-15 關注:1
- 中考英語語法指導
- 死記硬背英語語法,往往效果不佳。只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更加抵觸。
- 11-14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