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我寫的帖子中詢問我如何學習計算機,也有私信詢問此事的,我的回答一般都敷衍了事。今天早起看帖,發現一位很要好的友人也來詢問。也罷,我從知乎中搜到這個2014年的問題帖,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讀書時學的是Z80芯片,還有和它關聯的輸入輸出接口PIO芯片以及CTC芯片等等。在國企入職后,工作中需要配套微機控制,而當時的微機286系列價格不菲,所以我就用Z80構建的TP801單板機開發了微機測控系統,完成了生產線的測控任務。
企業需要安裝一套新的生產線,并抽調安排了幾位工程師們專門設計。我負責設計熱工儀表和測控系統。
在熱工控制大系統中,用單板機肯定不行了,畢竟它功能有限,連計算增量式PID都非常艱難,而且抗電磁騷擾EMC的能力幾乎為零,于是我就用工業控制計算機(簡稱工控機)來開發測控系統。
工控機其實和普通的電腦沒太大的區別,只是它的外殼防塵效果和散熱效果更好而已。
我學習了數據庫和VB,然后在VB下構建了測控系統。在工控機的接口板上插入通信接口,并通過現場總線與外部的現場傳感器連接。
傳感器的數量很多,有測量溫度的熱電偶,有測量壓強的微差壓變送器,有測量流量的專用流量計,有測量玻璃窯內高溫氣體(1600度)含氧量的氧化鋯氣體分析儀,還有測量窯壓的壓強傳感器,還有燃料重油的油壓、油溫和加熱蒸汽流量傳感器等等,林林總總的傳感器近百套。
這些參量都經過DDZII型儀表變換,統一為現場總線數據后通過接口輸入到計算機中,并保存在數據庫中。數據庫通過VB編程,讓它循環地更新數據。
我利用VB編寫了核心軟件,用它完成總控任務。其中涉及到反饋信息的采集處理,二階傳遞函數的計算,以及若干PID計算和增量式PID計算,還有外部輸出出口繼電器和模擬量輸出的傳輸處理。發現VB在計算方面功能有限,最后又換成VC。整個監控軟件系統的編寫連同外部各種熱工儀表和傳感器的安裝用了大約3個月,期間對工控機也做了更換提升性能。
生產線投產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測控系統工作穩定后,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經過本次設計,我對普通電腦的軟件,例如OFFICE、VB和VC編程,還有數據庫SQL編程等等,都十分熟悉,使用起來基本上沒有問題。
特別地,我對ACCESS和SQL SEVER這兩個數據庫有了全新認識,前者簡單實用,后者強壯可靠。
到了外企后,由于從事的是變電站電力監控工作,對PLC的應用也有了長足進步。我們用PLC來作為通信管理機,并且監控系統也采用監控主機和監控從機來配套。
至于控制對象所在行業,也從單純的工業控制,延伸到地鐵、機場等公用工程,還有醫院、港口等等,甚至包括了某著名水電工程的永久船閘電力監控。
期間,我用ACCESS+VB給某小學編寫了體檢軟件,并在全市一百多所中、小學中推廣使用。
我的電腦技術就是這么學的。不同的是,我在電腦使用方面是硬件軟件通吃,似乎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一些吧。笑!
學習電腦其實不難,真正困難的是軟件系統應用。每個工程都不一樣,要求也不一樣。
工業現場和變電站內強大的電磁騷擾,對于計算機系統的穩定性是巨大的考驗,其中包含了許多專門技術,還牽涉到許多國際和國家的行業標準。
電力監控的對象是各種電力設備,我們必須對各種開關電器有深刻的認識,才能有效地去測控它。
所以,我周邊的工程師們,熟悉的并不僅僅只是計算機常用軟件,對于機械和電氣制圖軟件、仿真軟件也十分熟悉。當然,對各種開關電器和它們的技術參數及使用參數,開關柜柜體結構,以及人機界面等等也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才能勝任我們的工作。
結論是什么?很簡單的一句話:知識來源于實踐,知識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