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裁員危機管理需感情開道
由裁員引發的企業信任危機
《華為的冬天》已經被企業界尊奉為企業危機管理和危機意識培訓之圭皋。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極為優秀的企業,也一樣沒有在企業危機中幸免,而是被不同類型的企業危機侵襲著!
“001”,這一沿用了20年、華為公司內部人所共知的“老板”任正非的工號,轉瞬間將成為歷史。華為公司包括任正非在內的所有工作滿八年的華為員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辦理主動辭職手續,即先“主動辭職”,再“競業上崗”,成功者與公司簽訂1~3年的勞動合同,廢除現行的工號制度,所有工號重新排序。所有自愿離職的員工將獲得華為相應的補償。在新勞動法即將實施的前夕,華為的這種做法被媒體曝光后,掀起了熱烈社會反響,輿論直指華為逃避或者規避自己將在新勞動法實施后可能將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無獨有偶。知名跨國公司、世界零售業大佬沃爾瑪也同樣又一次由于員工問題站到風口浪尖上。110名沃爾瑪全球采購中心中國分部的員工10月末收到裁撤令,其勞動關系將在11月30日解除。中國裁員數字占沃爾瑪采購中心全球裁員的一半,超過全球采辦中國分部員工總量15%。盡管沃爾瑪方面解釋,“此次裁員是沃爾瑪全球采辦優化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并非只針對中國”,但輿論還是一邊倒地將裁撤事件與即將實施的新勞動法聯系起來,認為這是“突擊裁員”。況且,沃爾瑪在國人心目中是有“前科”的,加之目前的時間節點,更加深了人們對這種情況的懷疑和猜測。
實事求是地說,就從目前的企業現狀看,為了應對新勞動法的生效實施,每個企業都在做著相應的準備,執行裁員的企業也肯定不只華為和沃爾瑪兩家,而且對員工的補償等可能還不如這兩家做得好,甚至再退一步,在浙江等省份,還有很多民營企業根本就沒有跟員工簽訂過勞動合同,但卻少有人批判。但偏偏華為和沃爾瑪樹大招風,“中獎了”!
那么沃爾瑪和華為真的就沒有社會責任感了嗎?顯然不是!而且就事論事,如果不摻雜個人感情因素,華為和沃爾瑪的這種裁員并沒有違背法律和法規的地方。它們兩家之所以被媒體和輿論高度關注甚至被“窮追猛打”,恰恰是因為它們在企業經營等方面太過于優秀,已經成為各自領域的“標桿”,是一面旗幟。一旦存在問題,哪怕非常細微的問題,都有可能被無限度地放大,因為公眾從情理上和心理上接受不了這樣的“瑕疵”!
企業危機管理,需感情開道
雖然說競爭是殘酷的,市場是無情的,但這僅僅是對于外部而言,而對于企業內部的員工,更多地應該傾注感情因素,而不能單純地、生硬地以法律和法規為依據,當然它同樣重要!畢竟,對于企業而言,員工整體上是屬于弱者,而弱者往往更容易博取人們的同情,哪怕企業沒有違規,公眾的感情的天平同樣有可能向員工傾斜。所以,當企業決定裁員或者對員工做一些調整的時候,感情因素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這里,我們不妨看一個正面的案例。1995年圣誕前夕,馬薩諸塞州一座百年紡織廠因火災化為灰燼。然而老板亞倫·費爾斯丁并沒有拿著巨額保險金離去,而是主動發給3400名工人當月的薪水及圣誕獎金,同時告訴員工他不會放棄,請他們等待。此后的兩個月,費爾斯丁都宣布繼續支付薪水并支付全額保險金,為此承擔了1500萬美元的開支。當時許多企業家都譏笑費爾斯丁愚蠢至極,等著看他如何破產。然而從次年的1月開始,工人們開始自愿返回廢墟,2月,工人在臨時廠房中發動機器。半年后,新廠建成,生產效率翻番,產品不合格率從火災前的7%降到2%。有人問,為什么有如此轉變?工人回答,因為費爾斯丁忠誠可信!
從危機管理角度考量,無論華為還是沃爾瑪,在做出裁員決定之前,都應該做充分的論證和設想該決定出臺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反響。尤其要考慮四點要素:第一對員工是否有利,企業從上限角度是否給予了足夠高的補償?第二如果這些員工離職之后,是否可能幫助他們在本系統或者其他途徑給予就業的指導和幫助,至少在心靈上不能讓他們感受到孤單,不能產生“聯想不是家”的哀嘆;第三社會會做何反響?如果社會產生反響,企業該做何應對和化解?第四,裁員的時機必須有很好的把握,不能讓公眾對企業存有在投機、在鉆法律法規的空子的感覺,否則輿論必然一邊倒。顯然第四點,華為和沃爾瑪都沒有能夠拿捏好。相信如果這四點做到了的話,至少裁員會更加順暢和獲得足夠的理解。
此外,在企業危機發生之后,華為和沃爾瑪的危機溝通和處理能力還比較薄弱,基本上都是在回避媒體和輿論的追問,即便有應對也只是只言片語,極力在為自己辯解。其實,在這個時候,它們更應該以坦誠的、推心置腹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心態與公眾、被裁的員工進行充分的溝通。至少要做到這樣幾點:首先,企業為什么要這樣做?前期都積累了什么樣的問題?如果不這樣做會對企業的下一步經營和發展產生什么影響?其次,企業對被裁和繼續在崗的員工都做了什么樣的工作和安撫?員工們是否已經理解和接受?第三,對公眾和媒體有什么樣的要求和謝意?比如感謝媒體的監督和報道,希望同樣取得他們的理解,更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會把最新信息及時披露,等等。
其實危機管理沒有什么高深的技巧和方法,謹遵“責任、坦誠、及時、溝通、請求、諒解、支持”十四字方針而已。
本文經許可,摘自《V-MARKETING成功營銷》雜志(整合傳播媒體顧問)(http://dingyue.marketingchina.com.cn/show/)。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