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津,2012年9月11日——今日啟動的“能源造福社會”計劃是世界經濟論壇能源行業社區達成的一項協議。為了推行該項計劃,世界經濟論壇新開通了一個在線平臺,該平臺提供了24個案例,介紹各公司為滿足世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以及改善目前一部分難以獲取能源的人群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最佳措施。
該計劃的首批二十家簽約公司擁有150萬名員工,每年的營業收入高達1.4萬億美元。他們代表著能源行業各個領域的公司,包括油氣、公用設施和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簽署“能源造福社會”計劃的能源行業領袖們已經公開承諾遵守五項原則:提供安全、可支付得起的能源;建立有效的能源體系;倡導社區的公民責任;促進經濟發展以及推動能源教育。
世界經濟論壇資深總監兼能源行業負責人Roberto Bocca表示,“這是全球能源社區首次向社會作出承諾,他們不僅要分享其取得的成功和面臨的挑戰,從而以透明的方式改善該行業的業務實踐,還要展示他們是如何具體實施這些原則的。”
通過這項計劃,全球領先能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承諾引領其他公司共同致力于建立更加健康的能源行業生態體系。通過網絡平臺收集的最佳實踐旨在幫助企業加快自身融入社會的步伐。
最佳實踐的案例之一是西門子公司與墨西哥政府的合作伙伴項目,該計劃將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引入了一個偏僻的墨西哥村莊,當地人民一直不能獲得水電供應。在安哥拉,英國石油公司在安哥拉大學設立了一個能源教育項目,這在非洲尚屬首次。在西 藏,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建立了四十座離網光伏發電站,為缺乏電力供應和相關生活設施的居民提供電力服務。這個項目也是中國光伏產業的一個里程碑,因為它展示了太陽能作為分布式電力來源的優勢。
“這項計劃標志著我們在重建能源行業、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任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荷蘭皇家殼牌石油集團首席執行官傅賽(Peter Voser)表示,“我希望這項計劃能夠促進各方更緊密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能源行業挑戰。”
“能源造福社會”計劃認同這樣一個觀點:讓更多公眾參與對能源行業的討論正變得日益重要。通過這種參與方式,該計劃旨在為業內同行和其他行業打造一個平臺,使公民社會能夠更多地接觸這些企業,從而推動它們在行業中和社會上的全球公民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