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世貿組織已經有了140多個成員國,那些已踏進WTO大門的國家,在“入世”后的經濟發展情況卻是各有不同。以日本、韓國為例,加入WTO后的五年內出口年增長率平均遠遠高于5年內的進口年平均增長率,對外經濟貿易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得到迅速發展。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加入對本國經濟沒有帶來轉折性的變化,相反像智利、阿根廷和斯里蘭卡等由于“入世“后較短時期內進口大量增加、出口增長緩慢,給國家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最終不得不放慢對外貿易自由化的速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有所倒退。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入世”后中國經濟發展有了更多的機會,但同時更應該看到巨大的挑戰。“入世”是中國奔向富裕的必經之路,但并不是中國經濟富強的充分條件,歷史經驗證明“入世”并不等于加入富國俱樂部。中國的經濟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未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地方,缺乏具有國際經驗的人才,開放的市場這把“雙刃劍”很有可能反過來傷害自己。避免在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特別是實行市場開放可能出現的進口大量增加、出口增長緩慢,國際收支不平衡,國內產業受到嚴重沖擊甚至波及宏觀經濟的穩定性等,都是中國要注意的重要問題。
人們在歡慶加入WTO之余,沒有理由可以盲目樂觀經濟形勢的一帆風順,中國的企業利用中國的社會、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進入WTO帶來的世界市場才是中國經濟真正能夠騰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