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虹的發言人證實了倪潤峰的講話,但強調說,管理層收購只是目前公司正在討論的一種想法,并表示,在所有權的轉變方面,公司沒有明確的計劃或時間表。
倪潤峰對管理層收購計劃拒絕透露詳情,只是說,該公司今后可能將所有權“多樣化”。他明確表示,他將長虹的國家所有權視為一種障礙。倪潤峰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由于存在這種持股結構,導致管理層的層次太多。他說,很難說出誰是國有資產的所有者,誰是國有企業的真正老板。
對四川長虹實行全面管理層收購,很可能成為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首次私有化進程。可能發生的狀況是四川長虹上市子公司的管理者僅收購一小部分股份,通過將大多數股份保持在政府手中,就避免了實際上的私有化。理論上說,這能激勵他們更多地本著股東利益來經營公司。無論如何,有關所有制轉換的討論都表明四川長虹日漸大膽的戰略性思維。
筆者在5月31日的新聞評述里提出應盡快讓管理者變成有產者,長虹的戰略構想如果成功實施,將給我國非競爭性行業里的國有企業帶一個頭。TCL之所以在彩電行業里情況不錯,中興之所以在通訊行業里表現不錯,與他們經營層持股應是分不開的。其實不需要管理層控股,只要他們有個20%-30%的股份,就足以把他們的利益與企業利益綁在一起了。可以把國有股部分設計為“金手指股”,就是擁有最后否決權,以保護國家利益。只要企業的決策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國有股就可以不發言,形成“國有民營”的局面。這應該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