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記賬理財APP隨手記聯合知名大數據分析機構易觀發布了《2017大眾理財認知與行為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在理財興趣方面,廣東用戶理財興趣最高,江蘇排第二,目前投資者最為熟知的前三種理財渠道為儲蓄、股票和房地產,90后在互聯網理財方面投入最多。
33.6%的用戶投資理財首選穩健型
據悉,本次用戶調研覆蓋全國主要城市近10萬人。參與調查的用戶人均使用理財類APP3.2個,平均理財時長為6.7年,理財金額為8.9萬元。
報告顯示,喜歡投資理財的用戶,也經常使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支付類APP,并青睞華為、OPPO、三星等安卓手機品牌。按地域來看,一線城市的用戶對理財更有興趣,上海、廣州和北京是理財興趣最高的前三大城市。省份方面,廣東用戶理財興趣最高,江蘇和山東分別列第二、第三位。
在投資理財風格方面,選擇穩健型的用戶最多,占比達到33.6%;盲目型次之,占比達27.2%,說明有不少用戶對待理財隨心所欲或容易跟風從眾。雖然盲目理財用戶占了近三成,然而,花時間學習理財及財務知識的用戶卻不到四成。
隨著“財商”成為理財領域的熱門詞匯,社會大眾越來越關注個人財商的發展,報告顯示,以5分制為標準,19%的用戶給自己的財商打0分;還有四成用戶認為自己的財商水平為1分或2分;自評為5分尚不足一成,顯示出大多數用戶自認財商處于中下水平。
“年輕人都是月光族”的刻板印象被打破
在個人財務和金融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可供選擇的理財渠道也日趨豐富。隨手記調查顯示,用戶最為熟知的前三種理財渠道依次為儲蓄、股票和房地產,最不了解信托、期貨和債券。
在風險認知方面,在用戶心目中股票、互聯網理財、基金屬于風險最高,并認為儲蓄、保險、房地產的風險最低。
同時報告顯示,不同年齡段對于理財渠道的偏好有所區別。90后投資金額前三高的理財渠道依次是互聯網理財、基金、儲蓄,說明90后在投資之余還有一定存款,打破“年輕人都是月光族”的刻板印象;80后和70后則在股市投入的資金最多。
在進行投資理財時,用戶最關注哪些方面呢?報告顯示,用戶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最關心平臺的安全性與合規程度,其次才是理財產品的優惠力度和收益,反映出用戶更青睞實力領先、風控嚴格、值得信賴的平臺進行理財。
多數人不會主動學習理財知識
對于報告結果,業內專家進行了點評。隨手科技副總裁焦義剛總結道,用戶關于理財和財務的指數均處于一般水平,顯示出用戶在接觸理財的過程中存在一定誤區,尤其是在行動力方面更弱。例如,超過八成用戶沒有為自己及家庭制定合適的財務規劃、多數人不會主動學習理財知識、甚至有一部分人覺得不需要理財或可有可無等等。
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子川表示,在國內財富管理服務的門檻不一,且產品、資訊分布過于分散的背景下,容易出現新生代投資群體對于理財規劃認知不足,投資行動主觀隨意性強的情況。希望各界能共同幫助大眾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