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城市,是現代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6月19日,在深圳舉行的TechCrunch 2017國際創新峰會上,與會嘉賓再度針對“如何推動信用城市建設”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張巳丁出席了該論壇,并在論壇上分享了ofo小黃車以共享經濟推動信用城市建設方面的措施和成果。
如今,很多城市慢慢把共享經濟變成建設信用城市體系的重要途徑,作為共享經濟的倡導者,ofo小黃車正通過與芝麻信用合作、建立個人信用賬戶等方法,來承接信用、量化信用與規范信用,逐步構建以共享單車為應用紐帶的新型城市信用體系。這些做法,已成為推動信用城市建設的有力抓手。
ofo小黃車與芝麻信用合作承接用戶信用
作為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如今ofo小黃車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企業。最新數據顯示,ofo已在全球5個國家120個城市運營,連接共享單車數量超過600萬輛,累計提供出行服務超過10億次,用戶量過億,當前單日訂單量已超過3000萬單。
與此同時,ofo小黃車在新增用戶數量、用戶使用頻率、用戶使用粘性及用戶滿意度等多項數據指標均牢牢占據共享單車行業第一位。
今年3月月份,ofo小黃車跟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目前,上海、廣州、杭州三個城市,凡是芝麻信用分達到650分的用戶,可以直接騎行ofo小黃車。張巳丁透露,這一方式還將向二三線城市滲透,陸續推廣到全國各個城市,會為全國各地的用戶提供更直接便利的騎行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ofo小黃車與芝麻信用的合作,這是承接了用戶已經建立的信用體系,可讓用戶享受既往信用積累的便利;同時,還可以通過一次次的信用服務,繼續積累自己的信用,形成更多的信用數據;而越來越好的數據也可以讓用戶、市民享受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ofo小黃車為用戶設立信用賬戶實現“雙向規范”
張巳丁表示,信用是商業社會的重要發明,在古代信用是以道德為考量。如今,ofo小黃車作為共享經濟的倡導者,正在嘗試通過把信用和通過數據的方式進行量化,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逐步形成城市的信用機制,進而推動信用城市的建立。
目前,ofo小黃車在APP端上線了信用分積分系統,為每一個使用小黃車的用戶都建立了信用賬戶體系。在這個賬戶體系里面有明確的規定,用戶依照規范使用車輛,可增加信用積分,但破壞性使用小黃車,或是損壞丟失車輛,都會扣減信用積分。
每個用戶信用體系的建立,一方面能更好的規范用戶使用產品,另外一方面也能更好的規范用戶的行為。可見,共享單車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也是未來信用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后城市的發展將會成為一個信用城市,生活中各種消費場景,例如購物、教育等都可能跟信用掛鉤。當你再不規范使用共享單車的時候,可能受影響的不只是你下一次單車的使用,而是與之關聯的信用卡的消費,包括購房、教育和其他行為也會受到限制。” 張巳丁說。
ofo小黃車以大數據輔助城市規劃建設
2015年7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提到,“充分運用大數據的先進理念、技術和資源,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是提高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政府充分獲取和運用信息,更加準確地了解市場主體需求,提高服務和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由此可見,大數據對于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ofo小黃車正在通過的自身的發展不斷積累大數據,為城市發展和建設提供有力依據,助力城市規劃發展。
張巳丁坦言,一個城市如果社會信用度不高,城市文明也無從談起。ofo小黃車正在逐步建立基于用戶出行數據之上的信用體系。一方面促使用戶規范文明用車,另一方面也用積累的龐大用戶出行數據,既是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也為城市發展規劃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很早以前就成立了大數據部門。我們統計用戶的使用行為和用戶使用過程的數據,對用戶每天使用自行車的頻率,以及使用單車的時長和軌跡,都會做很細致分析和記錄。依托每天上千萬人的騎行數據,在我們的后臺,就可以看到哪里是高峰時段最擁堵的地方,哪里是不擁堵的地方,哪里對車輛的需求度最高,哪里的需求量不高。” 張巳丁表示,這些數據都會為城市的規劃建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