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公允
哈耶克在其《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一書中曾經指出“資源任何配置都是特定決策的結果,而人們作出的任何決策都基于給定的信息”,所以,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會對投資者的決策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
一、會計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一)會計信息的涵義
在了解會計信息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信息的涵義。在《辭海》中信息被解釋為:“音訊;消息。……通常須通過處理和分析來取得。”因此,會計信息必然是通過處理和分析所得的。在國外會計學界,通常把會計信息定義為一種經濟信息。利特爾頓(A·C·Littleton)在其《會計理論結構》(Structure of Accounting Theory)中認為,企業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是為了幫助他們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故會計的內容是經濟的。
(二)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上市公司應披露的會計信息可分為三部分內容,即財務會計信息、管理會計信息和稅務會計信息,其中財務會計信息被普遍認為是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點,它主要用來評價公司的獲利能力、經營狀況以及預測未來的經營前景,是構建良好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只有作為所有者和經理層的委托代理雙方均充分享有會計信息,所有者才能對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獲利能力、未來發展前景等做出可靠的判斷,交易中的博弈雙方才會處于較為平等的地位,所有者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公平的交易結果。
二、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一)充分性原則
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原則是開展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前提,是指導會計實務的規范,主要包括:真實性、可靠性和及時性、充分性和重要性、政策性、社會性。本文主要討論的是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要求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使投資者能夠全面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重大經營事項的收入和財務成果,并要有針對性地對公司的過去業績,未來發展趨勢,對公司經營業績有較大影響,資產、負債引起重大變動的經營事項,尤其是可能對公司股票的市價產生較大影響的事項做重點披露。
(二)充分性的主要表現
會計信息的充分性主要表現在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1.從會計信息披露的數量方面來看,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認為會計信息的內容分為4個層次,分別包括:(1)基本會計報表信息。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信息、損益表信息、現金流量表信息等。(2)附加的基本會計報表信息。這一層次除了包括基本會計報表信息之外,還包括物價變動信息、原油等自然資源的儲量信息等等。(3)財務報告信息。這一層次除了包括以上各層次會計信息之外,還包括諸如以下方面的信息:管理行為的分析、給股東的有關文件等。(4)全部會計信息。這一層次除了包括以上各層次財務信息之外,還包括競爭狀況及未交貨訂單的披露、分析人員報告、經濟統計、公司新聞等信息。
2.從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方面來看,會計信息的質量實質是指社會公認的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滿足內外部使用者共同需要應具備的性質(或特征),因此也有人將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就直接稱為決策有用性。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在《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簡稱IASC框架)中認為,質量特征是指使財務報表提供的信息對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質,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四項主要的質量特征。
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所產生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公允
1、會計信息失真
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出于公司信譽、股價、籌資的方便、管理業績的評價的特殊目的,往往違反真實性及準確性的規定,公布失真的會計報告、虛假的預測盈利和稅后利潤及每股盈利。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實并伴隨著大規模的信息造假,是造成我國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現在:(1)編造虛假利潤;(2)盈利預測弄虛作假;(3)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
2、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
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質量要求是及時性。但從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公開的情況看,各種會計信息的披露都存在嚴重的滯后性。目前上市公司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有利的會計信息提前披露,一些上市公司把預期可能獲得的補償在未確定能收到時,作為資產予以確認,從而虛增資產和利潤。不利的會計信息延遲披露,個別上市公司對應予以確認的賠款等預計負債延遲披露,虛增利潤、虛減負債,對涉及的未決訴訟、仲裁等信息延遲披露甚至不披露,以避免影響當期的財務狀況。
3、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統一性,信息披露制度不穩定,會計信息披露違規、隨意。比如有些公司報喜不報憂:信息披露缺乏規范性,隨意調整利潤分配,中期報告過于簡略,無法進行財務分析與評價。有些公司的財務報告中不提供上年同期相關的重要數據:與公司相關的市場競爭、通貨膨脹、利率匯率變化、營銷策略、宏觀產業政策揭示得不完全,或根本就不披露。
(二)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完整
我國不少上市公司對有的公司的會計信息過量披露,對有的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充分。上市公司在披露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時避重就輕,多數企業對會計報表附注披露不詳細,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主要表現為:1、償債能力披露不充分。2、或有事項披露不充分。3、關聯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4、借保護商業秘密為由,隱瞞對企業不利的會計信息,尤其是涉嫌違規行為的披露。5、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持股變動情況披露不充分。6、選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方法披露不充分。
四、總結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問題,都直接導致了會計信息的失真,對于股市健康發展、對于國企改革乃至對于社會、國家來講都是貽害無窮的。正如美國證券市場曾經出現的安然、世界通訊,以及默克制藥、施樂和法國的威旺迪等國際大公司相繼爆出的會計丑聞,以及中國證券市場上的銀廣夏、紅光等一系列事件,極壞地擾亂了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這些事件都說明了公司治理的成敗可歸因于信息,特別是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特點
- 我國在實施有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過程中毫無疑問會涉及到改革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基礎。 反過來,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基礎的
- 01-16 關注:144
- 外籍人個人所得稅征收現狀分析
-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為吸引外資,給外資企業大量優惠政策。 隨著全球一體化及我國經濟的發展,經過稅收政策的調整,目前內、外資企業在
- 01-16 關注:158
- 規范代理銀行管理 提高資金收付效率
- 2014 年 10 月 28 日, 國家財政部頒布了《關于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新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提高鄉鎮財政的監督管理,對
- 01-16 關注:140
- 解談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外債
- 文獻綜述 政府債務與財政赤字“債務”和“赤字”在財政政策中是幾乎可以互換使用的兩個詞。美國聯邦預算赤字
- 01-16 關注:125
- 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 1 目前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建設亟待加強。 多年來,駐馬店雖然一直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工作,相繼制
- 01-16 關注:434
- 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
- 1前言 校企合作辦學本質上是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其作為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點逐漸浮出水面,從國外“一年三
- 01-16 關注:139
- 會計造假的原因
- 世界發達國家存在不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引人注目的2002年安然公司財務丑聞事件后,仍不斷曝出會計造假,電信巨頭世界通信公司虛報
- 01-16 關注:136
- 煙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現狀
- 1 煙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及特點 現階段,煙草企業內部都有嚴格的審計制度,已經形成全面審計、同級審計、專項審計的全方位和全
- 01-16 關注: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