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亚洲欧美国产另类,97人澡人人添人人爽欧美

大學生新聞網
大學生新聞大學生活校園文學大學生村官
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經歷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總結社會實踐心得
全國排名校友會版軟科排名分類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專科排名
求職簡歷職場法則面試技巧職場故事求職招聘
英語學習計算機學習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經濟管理建筑設計財務會計
申請書證明書檢討書自薦信演講稿心得體會調查報告讀后感求職信推薦信其它范文
 

會計改革的趨向

會計改革從屬于經濟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我國的會計改革路徑經歷了從與國際慣例接軌到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再到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對市場經濟的進一步認識使然。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我國會計改革的路徑及引起改革路線改變的原因作一詮釋。

2006年2月,財政部發布了39項會計準則(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宣告我國會計標準在更大的程度上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

著名會計學家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曾指出,會計的發展是反應性的,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會計改革歷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不同的路徑:與國際慣例接軌、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和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這三條路徑的形成基本上說明了我國對作為“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認識的逐步深化和實踐上的價值取向。

一、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推動了我國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的初步接軌

1992年前,我國建立了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會計核算體系,其基本特征是封閉而自成一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政策,其后大量外資涌入我國,期間雖然在“三資”企業引進了部分國際通行的會計政策,但總體上沒有動搖原有的會計核算體系。1992年6月9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第一次提出了中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年10月黨的十四大正式把這一目標確定下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預示著我國的經濟將融入世界經濟大潮之中,迫切需要改革我國的會計核算標準,實現與會計的國際慣例接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92年11月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13項行業會計制度和10項行業的財務制度(簡稱兩則兩制)。“兩則兩制”的發布與實施,從根本上動搖了原有的會計核算體系,已“盡可能多地同國際慣例接軌,采用國際慣例”(張佑才,1993)。這次會計改革在記賬方法、會計平衡公式、會計報表體系、資本金制度、折舊方法、專用基金、成本核算方法、資產減值準備、企業利潤分配制度等方面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接軌,提出了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要素等一系列新的概念。

會計慣例是經過歷史長期積累而逐步形成的世界各國通行的會計實務處理原則、方法與程序。接軌是“比喻兩種事物彼此銜接起來”。1992年的會計改革是我國會計改革的“里程碑”,其重大意義不僅僅是結束了我國40多年來形成并使用的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會計核算體系,更為重要的是在推進財務會計制度向市場經濟轉軌和與國際慣例接軌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作出了重大貢獻,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然而,“兩則兩制”畢竟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所制定的會計準則制度不可否認地帶有較多的計劃經濟的痕跡,與國際慣例接軌只是初步的,還不能說是深度的接軌,確切地說,在許多方面與國際慣例不一致,特別是與國際會計準則不一致。因此,“實施兩則兩制只是我國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與國際會計慣例相協調、體現中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特點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張佑才,1998)。

二、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世界級企業的財務丑聞,催生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

葛家澍、劉峰認為,我國會計改革初期主要是借鑒美國的會計模式。筆者同意這個看法。但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一系列的世界級企業財務丑聞事件的發生改變了“趨美”的思路。

(一)亞洲金融危機改變了會計標準制定的方向

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使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導致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1998年12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份名為《會計披露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所扮成的角色:應吸取的教訓》的研究報告對亞洲金融危機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會計在金融危機預警中發揮的作用,與金融危機有關的國際會計準則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還將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日本的90家最大的銀行和企業現行會計實務同國際公認會計實務進行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多數國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在會計披露時沒有遵循國際會計準則,會計信息披露缺乏透明是造成企業破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各種有助于提高會計披露質量和透明度的建議。

(二)美國一系列世界級企業財務丑聞事件的發生促成了向國際會計準則協調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自詡其會計準則是世界上最為完善、最為優秀的,其地位作用不可動搖,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及其準則一直加以抗拒,同時卻努力擴展公認會計原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自2001年美國相繼發生安然、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財務丑聞事件以來,人們對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基礎進行了質疑,動搖了人們對美國會計準則(公認會計原則)的信任。事實證明,美國的會計準則了也不是鐵板一塊,同樣存在漏洞而且是較大的漏洞。美國會計準則數量龐雜,各項規定太過具體,而且由于以規則為基礎,即使是專業會計人員也很難全部掌握。因此,2002年7月,布什政府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該法案針對美國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除了重申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制定會計準則的權力外,還要求SEC就美國是否應改為以原則為基礎的會計準則進行研究,并在世紀之交主動出擊,積極參與IASC的改組,改組后的IASC稱為I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從而使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與IASB之間的關系從原來的競爭對抗關系發展成為合作伙伴關系,極大地促進了美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與融合。

亞洲金融危機、美國發生的一系列財務丑聞事件和美國對國際會計組織態度的轉變,不僅給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模式選擇提供了警示,而且成為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的契機,同時還對會計準則是否應具有國家特色作出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從1997年5月第一個具體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出臺開始,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便成為我國制定會計標準的目標,制定的各項具體會計準則在項目的選擇、結構、內容和行文等方面都帶有國際會計準則的痕跡。官方(如財政部)、學術界、實務界基本上接受“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的提法。協調是“配合得適當”。協調的結果既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又強調要根據我國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狀況、社會(民族)文化、法律環境、教育發展水平,保持中國的會計特色。借鑒有保留,特色明顯可以說是協調的真實寫照。“如果我們不切實際地、一味地向某個國家的會計標準或者不顧條件地向國際會計標準靠攏,可能會犧牲我們的利益”(馮淑萍,2001),“《企業會計制度》在很多方面也體現了會計的中國特色,如公允價值的運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劉玉廷,2001)。基于這樣的考慮,財政部2001年對“債務重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現金流量表”、“投資”、“非貨幣性交易”等5個會計準則進行了修訂,限制了公允價值的使用,2001年初發布《企業會計制度》,重新使用會計制度而非會計準則術語,并放棄了國際上流行的“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也就不足為奇了。1998—2001年間制定發布的準則制度無不打上中國特色會計的烙印。

三、國際貿易中反傾銷訴訟,堅定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決心

從與國際慣例接軌到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是一大進步,這一轉變,方向更加明確,指向更加具體,行動更加務實。但協調不同于趨同,趨同即趨于一致,趨同是協調的進一步深化,體現了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要求。“趨同指的是收斂、縮小差異,現在不同,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逐步相同,最后消除差異”(陳毓圭,2005)。用高等數學—極限—專業術語來說,趨同就是無限逼近或接近。從國際協調到國際趨同,不僅是表述的變化,實質反映的是一種思維和理念的變化,其中折射出對市場經濟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認識過程。

當今世界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政治上的多極化;二是經濟上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會計國際化。會計國際化指的是世界各國或地區的會計準則與實務趨于一體化。筆者認為,我國會計標準建設的目標由協調轉向趨同,國際貿易中各種反傾銷訴訟,是一個直接的外因。

自2001年11月加入WTO以來,發達國家設置種種壁壘阻撓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且訴諸各種反傾銷訴訟使中國遭受大量經濟損失,中國是國際反傾銷最大的受害者,中國產品受到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家反傾銷指控居全球之首。我國連續九年成為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國際反傾銷使中國正當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2004年歐盟在評估我國市場經濟地位時,將中國視為“轉型經濟國家”,設置了獨立于雙邊協定和WTO規則之外的條款:必須建立一個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的、賬目清楚的會計記錄,該會計記錄應當由獨立的機構根據國際會計準則進行審計。諸如此類的“霸王條款”是促動我國推動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趨同的、最直接的外部動力。

由于IASB是一個具有國際背景的會計專業技術組織,其在會計標準建設上權威性越來越大,某一國所制定的會計標準如能得到IASB的肯定,無疑會提高該國家的市場經濟地位,減少國際貿易中各種反傾銷訴訟,增加國家的經濟利益。因此,爭取IASB對我國會計標準建設的支持與對我國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準則實現趨同的認可具有積極的意義。2005年11月8日,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與IASB簽署聯合聲明,成為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等極少數國家與IASB就會計準則趨同問題正式簽署過協議的國家之一。2006年6月14日,IASB主席戴維·泰迪爵士在參加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雇員福利準則聽取意見時,發表了證詞。戴維·泰迪爵士在證詞中首先介紹了IASB在國際趨同方面的進展,尤其提到了中國與IASB的趨同成果。他再次重申,中國2006年2月份發布的新準則體系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僅在關聯方交易披露和資產減值兩個問題上存在差異,這一實質性趨同的成果正在經受檢驗。中國會計準則的質量由此得到了提高,并且中國在會計準則趨同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財政部有關領導的講話中不再提會計準則協調而是說會計準則趨同;我國最權威的會計類刊物《會計研究》從2005年第12期起,由此前的“會計國際協調及國外相關組織近期動態”欄目改為“會計國際趨同及國外相關組織近期動態”;公允價值在2006年新準則中的再次運用等變化直接反映出我國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決心與態度。

總之,我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向市場經濟邁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生產關系不斷適合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筑不斷適應經濟基礎變革的過程。市場經濟的發育、完善是我國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意識形態對會計標準的影響會逐漸減弱,特色也會越來越淡化。會計的國家特色只是表現在準則制度的制定、會計監管、會計管理體制等層面。就會計技術方法而言,趨同乃至未來的相同是會計作為一門國際上通用的“商業語言”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選擇。

財政部官員稱,我國會計標準體系建設任務基本完成。而本文回顧與總結我國會計改革的路徑中的“接軌、協調、趨同”,只是會計改革實踐的理論概括,并不能包羅整個會計改革的全部內容。不妥之處,敬請同行、專家批評指正。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9-01-04 瀏覽:
  •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特點
  •  我國在實施有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過程中毫無疑問會涉及到改革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基礎。 反過來,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基礎的
  • 01-16 關注:144
  • 外籍人個人所得稅征收現狀分析
  •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為吸引外資,給外資企業大量優惠政策。 隨著全球一體化及我國經濟的發展,經過稅收政策的調整,目前內、外資企業在
  • 01-16 關注:158
  • 規范代理銀行管理 提高資金收付效率
  • 2014 年 10 月 28 日, 國家財政部頒布了《關于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新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提高鄉鎮財政的監督管理,對
  • 01-16 關注:140
  • 解談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外債
  •  文獻綜述  政府債務與財政赤字“債務”和“赤字”在財政政策中是幾乎可以互換使用的兩個詞。美國聯邦預算赤字
  • 01-16 關注:125
  • 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 1 目前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建設亟待加強。 多年來,駐馬店雖然一直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工作,相繼制
  • 01-16 關注:434
  • 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
  •  1前言  校企合作辦學本質上是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其作為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點逐漸浮出水面,從國外“一年三
  • 01-16 關注:139
  • 會計造假的原因
  •   世界發達國家存在不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引人注目的2002年安然公司財務丑聞事件后,仍不斷曝出會計造假,電信巨頭世界通信公司虛報
  • 01-16 關注:136
  • 煙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現狀
  •  1 煙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及特點  現階段,煙草企業內部都有嚴格的審計制度,已經形成全面審計、同級審計、專項審計的全方位和全
  • 01-16 關注:1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琼结县| 霍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天门市| 乌恰县| 北流市| 广安市| 崇信县| 治多县| 深州市| 永年县| 堆龙德庆县| 新营市| 博湖县| 荔浦县| 周宁县| 泗洪县| 沐川县| 六安市| 城步| 天台县| 南投县| 永州市| 鸡东县| 禄丰县| 敦化市| 盐源县| 高阳县| 广饶县| 安岳县| 乐清市| 饶河县| 美姑县| 吐鲁番市| 无锡市| 山阳县| 正蓝旗| 贵南县| 红河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