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任務是指會計工作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所要承擔的責任和必須實現的目標,是會計職能的具體化。會計任務不僅體現了會計職能,而且反映人的意志和要求,帶有主觀性質,因此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 下,會計任務是不完全相同的,F階段,我國會計的具體任務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確核算和監督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關的會計信息。
特定單位發生的一切經濟業務,如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收入和成本的計算、財務成果的計算等都必須借助會計,通過記賬、算賬、報賬,以便如實、全面、系統地反映特定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 流量,為投資人、政府、管理者等有關方面提供準確可靠的會計信息。
(二)反映和監督特定單位對財經方針、政策、法令、制度的執行情況,維護財經紀律。
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都必須遵守和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法令和制度。由于特定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由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進行把關,因此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要充分利用會計法律和法規,對企業發 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要認真審核,以防止違反財經政策、法令、制度的情況發生,保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不僅要對經濟事項進行事后的監督檢查,而且也要進行事前、事中的檢查監督,確保經濟活動順利進行。
(三)加強計劃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特定單位作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層單位必須加強計劃管理,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事前要編制計劃,確定行動目標;事中要對計劃進行控制,以保證計劃的順利完成;事后要根據會計所提供的數據資料, 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考核。
從而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資金的周轉速度。
(四)充分利用會計信息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一方面要進行會計核算,另一方面還要注重預測和決策。要著重于規劃未來,使經濟活動按照預定的目標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決策的依據是經濟信息,并在預測的基礎上進行。 經濟信息主要來源于會計核算資料,因此應充分利用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可行性分析,做出預測,提出建議和方案,參與決策,使會計工作在指導特定單位未來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會計各項基本任務是相互聯系的,記錄反映各項經濟業務,是會計的日常任務,也是會計的基礎工作,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有條件去完成其他各項基本任務。在做好會計基礎工作的前提下,把工作重點放在 完成其他幾項任務,特別是參與決策上,這對于保護財產安全,促進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有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