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簡答題必考內容:本量利分析和定價方法
CMA考點之本量利分析
1、各種成本的定義:
(1)相關成本和相關收入:(增量成本、邊際成本或差異成本)是指隨方案不同而變化并以未來為導向的成本。已經發生的成本和收入是沉沒信息,與決策制定無關。
(2)沉沒成本:已經發生但無法收回的成本。
(3)可避免成本:如果特定行為不發生,就不會發生的成本。
(4)顯性成本:是指那些容易辨認與核算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銷售傭金等)。
(5)隱性成本:是指未能最好利用公司資源而喪失的機會成本。隱性成本可以根據因生產某一產品而耗用的、而不能從事另外一項業務的時間來衡量。
2、定價方法
(1)成本基礎定價法(或稱成本加成定價法)需要確定產品或服務的開發成本,據此設定價格以覆蓋這些成本,同時賺取想要的利潤。當產品或服務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時,采用成本基礎定價法就比較合適;
(2)目標定價法:產品價格取決于同質和可替代產品的市場價格水平;該方法適用于高度競爭的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如航空、石油、天然氣、礦石和多種農產品。單位成本=競爭性價格-單位利潤;產品或服務的成本等于預計售價減去想要的利潤。
(3)生命周期成本法:追蹤并積累與產品或服務整個生命周期相關的所有真實成本。捕捉所有成本為各種旨在最小化總體成本的規劃決策提供了重要信息。
3、產品或服務的生命周期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1)市場引入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高成本、銷售進展緩慢、競爭壓力較小、需要創造需求、利潤微薄。
(2)成長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由于規模經濟效應,成本逐漸下降;銷售量上升;競爭壓力增大;獲利能力增強,但有時必須以下調價格為代價。
(3)成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成本進一步下降,銷售達到最大峰值,競爭激烈,價格趨向下降,以及為維持市場份額,必須追求差異化。
(4)市場飽和與衰退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銷售量下滑,利潤減少,價格下跌。
- CMA常考知識點:可持續增長率
-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在沒有任何外部融資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的最大的收益增長速度。可持續增長率=(1–股息支付率)×權益回報率
- 01-07 關注:0
- CMA p2考點:公司重組
- 兼并(merger):是一種商業聯合,即兼并公司吸收另外一家公司,被兼并的公司在兼并后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存在。
- 01-07 關注:0
- CMA p1考試重點:成本
- 成本表現為組織使用的生活和勞動中物質工作的價值,生產商品和工作服務。這是產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 01-03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