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必考知識點:內涵報酬率(IRR)
CMA考點之內含報酬率(IRR)
1、含義:內含報酬率法會估計一個貼現率,該貼現率能使凈現金流入的現值等于初始投資。判斷標準:將內含報酬率與預先確定的標準來評價資本投資。該標準可以是該企業用來評價投資的任何一種回報率,如最低回報率,另一個可行的備選方案的回報率,或行業平均回報率。該回報率被作為取舍分界點。低于該點的項目應被拒絕,除非它們是強制性項目。
2、計算方法
均勻現金流IRR計算步驟:
初始投資=均勻年金凈流量×年金現值系數
年金現值系數=初始投資/均勻年金凈流量
根據年金現值系數的期限,對應最接近的兩個折現率。
用內插法求內涵報酬率。
3、決策原則
(1)獨立方案:
IRR>目標報酬率,則項目可行;
IRR<目標報酬率,則項目不可行。
(2)互斥方案:
選擇IRR高的項目。
4、評價
(1)優點:能從動態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實際收益率水平;計算過程不受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比較客觀。
(2)缺點:計算過程復雜;當運營期出現大量追加投資時,有可能導致多個內部收益率出現,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實際意義。
補充:一次性投資假設:在投資決策中,我們的初始投資都是一次性投入的,稱為一次性投資假設。因為如果陸續投資,在經營期會出現負現金流的出現,同時會導致出現多個IRR的產生。
內含報酬率的經典案例
I公司使用內部回報率法對資本項目進行評估。使用下表所示的內部回報率來考慮4個相互獨立的項目。項目IRR
1、10%
2、12%
3、14%
4、15%
I公司的資本成本為13%,按照內部回報率法,它會接受哪些項目?
項目1和項目2無法提供能夠滿足資本最低成本要求(13%)的內部回報率(IRR)。項目3和項目4的IRR超過最低資本成本要求,因此,我們只接受項目3和4。
- 凈現值與內含報酬率的比較
- NPV的結果是金額(絕對數),IRR的結果是收益率(相對數);所以單個項目的NPV可以相加,從而能評價某種可能的組合所產生的效果。
- 12-24 關注:0
- CMA必考知識點:凈現值法
- 含義等于項目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減去初始投資現值,即在項目計算期內,按規定回報率計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 12-24 關注:0
- 管理會計知識:調整貼現率
- 對所有新項目使用企業資本成本進行貼現,容易導致在不考慮項目風險水平的情況下
- 12-24 關注:0
- 延遲期權和適應期權
- 涉及在進一步投資前等待并了解更多。對于某些投資項目,有時存在著一個等待期權,不必立即實行該項目
- 12-24 關注:0
- 擴張期權和放棄期權
- 當企業的外部條件對其擴大產能有利時,該企業可以行使擴張期權,即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產能,進而獲得更高的項目價值。
- 12-24 關注:0
- 風險分析法
- 在假定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測定某一個變量發生特定變化時對NPV或IRR的影響程度的方法。
- 12-22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