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人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的全部工作都涉及到人,絕大部分工作都涉及民生。“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始終是人社工作的一條主線。本報從即日起推出“人社這一年百姓那些事”系列報道,圍繞就業、養老、醫保、職業技能培訓、人才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入而詳盡的報道,以饗讀者。
今年10月16日,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的意見》(又稱新一輪就業政策),從認真做好失業調控預警、嚴格規范企業裁員行為、減輕企業負擔、穩定職工隊伍等7個方面提出了一攬子28項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政策舉措。在此惠民政策的指導下,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記者昨日在對新一輪就業政策的跟蹤采訪中了解到,針對高校畢業生這一重點群體就業,我市已經出臺更為實惠的幫扶措施。
·繞城經濟帶高峰論壇·五大同心工程有獎征文·節能我行動低碳新生活·第四屆重慶讀書月活動·2011晨報盛夏生活季·生態珍品中秋送禮佳品
“三支一扶”的工資漲了:2013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1500元
市人社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每年接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7萬人左右,由于所學專業、就業預期、就業能力等方面與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存在一定差異,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為此,我們將繼續落實“高校畢業生儲備計劃“、“三支一扶”、就業見習、就業實訓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政策。
據透露,從2013年1月1日起,參加“三支一扶”的大學生的月生活補貼將從1200元提高到1500元。該負責人說,這是繼2006年我市實施“三支一扶”以來,第二次提高生活補貼,本次提標較最初的生活補貼(每月800元)相比,增長近一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06年至今,服務期滿的1245名“三支一扶”大學生中,有580名通過事業單位考試成績加分、報考公務員計劃單列等優惠政策,考入機關事業單位,其他人員也都通過就業幫扶和自主擇業實現就業。今年,我市通過考核選派的93名大學生已經深入農村基層組織,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服務,服務期間,用人單位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
“大學生儲備計劃”:擇業期內都可報名,儲備期可申請延長一年
2012至2013年度“大學生儲備計劃”工作已于10月19日啟動。最近,通過發布招募公告、現場報名、資格審查等程序,新一批近千名大連生源高校畢業生即將上崗。據了解,“大學生儲備計劃”自2009年啟動以來,我市每年從機關事業單位征集1000個崗位,供應屆畢業生鍛煉,服務期為1年。隨著新一輪就業政策的出臺,該儲備計劃工作出現了兩大新亮點。
首先,原招募對象中的“應屆畢業生”調整為“擇業期內未就業的畢業生”(即高校畢業生從畢業之日起兩年內);與此同時,儲備計劃服務期限確因崗位需要,經過核準后可延長1年。
其次,今年對2012至2013年度的儲備大學生招募中,增加了崗前培訓,使畢業生對角色轉換、誠信、溝通交流有了直觀認識與感受。另外,“大學生儲備計劃”采取的是較為靈活的上崗服務辦法,如果大學生在服務期間找到穩定的工作,可以自動解除服務協議。而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儲備崗位,讓更多的未就業大學生參加儲備鍛煉,以后我市“大學生儲備計劃”將采取隨報隨補的方式,大學生可以隨時報名申請,只要有崗位空缺,隨時被推薦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