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該如何看待考證熱?
據報道,近年來,職業資格證書越來越受到高校畢業生的青睞,多數學生都在畢業前夕搶拿“通行證”。社會對職業資格證書的理解已不再是“藍領”求職工作的憑證,高校學生亦把它視為進入職場的砝碼。
職場人該如何看待考證熱
如今,在人才市場上,畢業生手拿一摞證書求職的現象已屢見不鮮。隨著就業壓力的加大,一個就業崗位往往出現數十名、甚至數百名畢業生競爭的現象。不少用人單位招聘時,除了考察應聘者的學歷和專業知識,尤其看應聘者手中的各類證書,而且多多益善,證書多少儼然成為衡量和錄用人才的唯一標準。這就給求職者一種錯覺,認為手里的證書越多,找工作越有發言權。于是,社會上就刮起了一股“考證熱”。
從某種程度上說,“考證熱”是一種浮躁的表現。大學生中就有“學校考試馬馬虎虎,社會考試認認真真”的說法,不少學生甚至不惜放棄所修學業,報名參加社會上的各種考證輔導,這無非就是為了增加求職的砝碼。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擁有證書并不代表一定有真才實學,證書多并不代表綜合能力強。如果帶著急功近利的目的參加考試,除了能拿到那一紙證書,并不能掌握多少知識,動手、動口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其實,“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無論高中生、本科生、碩士、博士,無論是否擁有證書,就業都應以真才實學和綜合素質為基礎和支撐,畢竟職業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人才的標準也應有所區別。作為用人單位,應從“量才錄用,任人唯賢”的目的出發,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能迷信證書,更不能將證書的多少與能力的大小畫等號。考證也許但這并不代表綜合素質的高低,一味追求證書顯然失之偏頗。
對“考證熱”的冷思考
近年來,我國大學掀起了一股“考證熱”。考證,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甚至是各行各業社會人士的熱門名詞,在校大學生考證每年更是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各路學子不甘落后,頻頻考證。一年四季輪流登場的考證,無疑成了最關注的話題之一。諸如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汽車駕駛執照,非師范生的教師資格證書,還有文秘證,導游證,會計證等等,五花八門,不禁讓人眼花繚亂。
【出題方向】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考證,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思路分析】
分析:
1社會:就業壓力大不穩定性增加
2用人單位:證書作為衡量的主要標準
對策:
1政府:繼續減證加強管理
2學校:增設職業規劃課程
3用人單位:樹立正確的用人觀
【題目精析】
各位考官,“考證熱”由來已久,隨著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近年來,這種現象更是愈演愈烈。在考生看來“考證熱”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一、社會就業難、壓力大、不穩定性增加。一方面就業壓力大,使大學生存在盲目考證的現象。多數大學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職業規劃,強大的就業壓力迫使大學生想盡辦法增加自己的就業砝碼,面對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只是通過這些證書來尋求心理安慰。另一方面職場壓力大,不穩定性增加。正所謂職場如戰場,無論是身居高位還是底層打拼,安于現狀都意味著可能被淘汰出局。為了生存,就需要不停給自己添加砝碼,而考取各種證書是比較實用且快捷的一種方式,這樣可以獲得更大主動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在職人員也加入到考證大軍中來。
第二、用人單位把證書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促使越來越多的人考證。國家規定每個行業都需要從業資格證,如會計證,教師資格證,網絡工程師證等,只有有證書才能從事相關的職業,與此同時,就業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現狀,用人單位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優秀的人,證書就不可或缺,擁有多種證書的求職者能更好的獲得準入資格,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人人都去考證也就不足為奇。
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證書多不等于能力強。盲目考證的行為不僅增加了高昂的教育成本,還造成社會資源浪費,被考證牽著鼻子走,所以,為了考證而考證的“考證熱”亟需加以糾正。
第一、政府需要繼續減證,加強管理。在充分的調研論證后,繼續減少不必要的證書,做到凡是能由市場機制調節的一律取消,對保留的證書要精簡資質類別、歸并等級設置;同時采取措施管制各類證書培訓機構,杜絕只顧經濟利益而亂加宣傳、濫收學生費用的現象,承擔起必要的社會責任。
第二、學校需要進行課程改革,加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結合學科特點和就業方向,引導大學生明確定位和職業規劃,明確哪些證書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從而引領學生理性看待考證,避免“為考證而考證”。
第三、用人單位需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在招聘時應該結合崗位需求合理選人,全面考查應聘者的綜合素質,注重專業、工作經驗,而不應只憑其手中的證書數量來衡量工作能力,避免一味的證書論,逐步讓“考證熱”現象回歸理性和正常。
發布時間:2021-01-07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員工的職場法則
- 老板寵愛的都是那些立即可用并且能帶來附加價值的員工。一位“前輩”曾經指點,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時,往往不是因為你本分工作做得好
- 04-26 關注:14
- 2022年四個轉變心得體會范文精選
-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
- 04-26 關注:15
- 新人入職的職場法則
- 很多新人進入職場之后,認為職場上的人要以誠相待,以心交心,和職場上的人交朋友,然而,職場其實是利益場,大家來職場是為了獲得利益
- 04-26 關注:14
- 2022年樂于助人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 ***,男,11歲,鐵力市第一小學五年三班學習委員,現任學校少先隊副大隊長。小小年紀,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
- 04-25 關注:13
- 有關職場法則的電影
-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部喜劇片,但當你帶著初入職場的人的心態來看,就可以換個角度看懂這部片了。里面也反映了初入職場應有的心理準備。
- 04-25 關注:16
- 2022年小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 生活中她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踐行著她的座右銘:“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班里住校生小麗同學的生活費不夠了,她聽說后
- 04-25 關注:11
- 女性職場法則規則
- 女人在職場,美麗者是奇葩,是錦上添花,當大多數的我們不具備美貌時,我認為大方的氣度和得體的舉止非常重要。
- 04-25 關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