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職業規劃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
近日,吸引952萬名大學生、3707名就業指導教師參與的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在上海火熱進行。大賽以“筑夢青春志在四方、規劃啟航職引未來”為主題,以立德樹人、就業育人為主線,努力打造強化生涯教育的大課堂、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的大平臺、服務畢業生就業的大市場,更好地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就的目標。
從報道中可以看出,職業規劃中的真實案例鮮活生動,依托賽事脫穎而出、引人深思,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參賽學生的職業規劃案例可借鑒、可推廣,通過朋輩示范作用,賽事帶動和引領了廣大學生在賽中學、在看中學、在學中做,喚醒了他們開展職業規劃的意識,堅定了他們在各行各業挺膺擔當的理想。同時,職業規劃大賽設置得比較科學合理,課程教學賽道匯聚了各高校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先進做法。一線就業指導教師也圍繞本土化、校本化課程建設經驗等進行詳細介紹,并對教學指導情境進行了現場模擬,展現了較高的專業水平。
從效果上看,職業規劃大賽為各高校扎實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工作做了良好示范,促使高校緊密結合國情社情、校情學情,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就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加大學生實習實踐力度,最終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乃至實現高質量就業。
校企合作共促就業走深走實,賦能學生職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首屆職業規劃賽事并非只有大學生和就業指導教師參加,而是吸納了企業單位參與評比,將職場對于人才素質能力的需求引入比賽現場,真正促進了人才供需雙方的對話與合作。而企業與學校從課程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科研項目與創新創業項目共創等多角度建立合作關系,有助于大學生了解真實的職場,進而及早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學校用心鋪路搭橋,企業精心選拔培養,校企合作賦能學生職業發展。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的優勢地位逐步顯現,通過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引導學生了解行業前沿,增強了職業規劃教育的實用性和前瞻性,也極大地助力學生盡快找到終身志業。
客觀來看,職業規劃對于促進大學生就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關乎大學生的職業起步,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高校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把握好系統化與個性化、本土化與國際化兩對關系,從而幫助大學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具體來說,在系統化與個性化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方面,需要明確學生職業規劃是系統化工程,需要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體系,即從課堂教學到校外實踐、從新生入校到畢業生離校、從學生家長到社會各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開展學生職業規劃活動教學,對學生就業意向與就業質量進行動態跟蹤和分析,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服務。
在系統化開展職業規劃教育之外,還應注重服務的個性化。面對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專業背景、不同志向的學生群體,高校需要為每名學生提供定制化的職業咨詢,包括一對一的職業規劃指導、性格測試、興趣測評等,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興趣,制定適合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
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實際與中國文化背景,高校應牢固樹立“就業思政”的理念,強化就業育人實效,以扎實的行動打通立德樹人“最后一公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職業價值,在時代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在不懈奮斗中盡到自己的責任,讓自我成長與強國宏圖同頻共振。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化的職業規劃教育也顯得日益重要。高校不妨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提升外語水平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為其在國際舞臺上競爭和發展打下基礎。同時,建立與國際企業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海外實習和就業機會,讓他們具備更為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讓世界聽到中國青年的聲音。
新時代新征程,大學生及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借助職業規劃大賽的東風,交流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與需求,總結積極做法與經驗,能極大提升職業規劃教育的含金量。各高校多在系統與個性化、本土與國際化兩個維度、四個方向上持續發力,把握職業規劃的熱潮,凝聚各方合力,推動全社會共同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從長遠來看必將助力大學生在一線工作崗位上增長才干,在與祖國共發展的征途中彰顯青年擔當。
- 做好職業規劃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
- 近日,吸引952萬名大學生、3707名就業指導教師參與的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在上海火熱進行。
- 04-24 關注:0
- 齊魯醫藥學院就業率及就業前景怎么樣
- 截至年底,我校本科畢業生實現就業921人,就業率93.60%;專科畢業生實現就業2311人,就業率96.21%。
- 10-30 關注:101